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元佑元年正月,就這麼暗流湧動地過去了。

到了二月,與西夏議和之事擺上了朝堂。新黨這邊自然是不同意的,西夏要求的土地要麼是王韶熙寧開邊得來的,要麼是幾年前神宗主持的五路伐夏得來的,當然,伐夏最後是以失敗告終了,這也間接導致了神宗皇帝的英年早逝,但這些土地無疑都是新法的成果。

無論哪個朝代,開疆擴土都是大功,然而到了舊黨這裡,這些土地變成了不義之地。不過舊黨這邊也不是鐵板一塊,呂公著、呂大防等人便不支援割地,範純仁建議割讓數寨之地即可,並且要回之前伐夏之戰中的俘虜,劉摯則支援一併割讓蘭州,至於司馬光,只要能與西夏和平相處,他願意將整個熙河路全割讓了。

歷史上蘇轍也是支援割地的,他與劉摯是一般看法,認為這塊土地是主動開戰搶奪回來的,防守難度又大,不如就還給西夏,兩家相安無事。不過蘇過首先用蘇洵的《六國論》說服了蘇軾,然後在蘇軾和蘇過的輪番勸說下,蘇轍總算打消了上書的念頭,暫時選擇了觀望。

站在後世的角度,確實很難理解這幫舊黨的思維,割地求和這種屈辱的事情,在這幫君子老爺眼裡,竟然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上等國策,實在是匪夷所思。這件事再次讓蘇過警醒,首先是自太宗之後的畏戰情緒,其次是在黨爭的大環境下,是非對錯的界限都變得模糊了,因為那些土地是新黨拿下的,那便是不義,便是妄啟邊釁,所以放棄國土反而是正道。

不過這件事倒也不急,畢竟國家大事,吵上幾個月也是常態,原來的歷史上拖了幾年,拖到最後割不割的都不重要了,因為哲宗親政後,新黨重新掌權,立刻再對西夏用兵。

蘇過也趁著間隙去了幾次趟章惇府上,勸說章惇不要太急躁,不可御前失禮,而被御史們抓到把柄。割地這件事司馬光終歸還是有顧忌的,他是修史之人,自然擔心後世將他和石敬瑭劃到一類去,他眼下大度只是覺得整個熙河路對大宋無關緊要,但凡將蘭州的地位提升到燕雲十六州那個級別,他自然不敢隨隨便便就棄了。

所以這件事還需得從西北入手,讓陝西的官員們上書陳述熙河路的重要,從而打消司馬光的念頭。司馬光不在地方為官,對這些邊防事務根本不瞭解。

章惇有些氣憤,怒道:“這也退讓,那也退讓,何時是個頭?”

蘇過嘆了口氣,說道:“此事且還得拖上一段時間,世伯莫要衝動,司馬君實雖然固執,但說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不顧朝廷內外反對,一意與西夏媾和,那確實是侮辱他了。”

章惇依舊忿忿不平地說道:“每日如履薄冰,如何不氣?”

蘇過笑道:“此一時彼一時也,想想前面這十幾年,世伯也該大度些才是。”

章惇這才收了怒火,猶自恨恨道:“只恨當初沒有趕盡殺絕,方有今日之禍。”

蘇過心中一凜,打圓場道:“政見不合,不至於此,皆是為了國家。”又笑道:“真替我父親擔憂,以後世伯掌權了,他估計至少得發配嶺南。”

歷史上在烏臺詩案中,章惇極力為蘇軾辯護,蘇軾被貶黃州後,他又是各種寫信送藥,可等二蘇還朝,蘇轍立馬上書猛烈彈劾章惇,用詞犀利,直言章惇“得行巧智以害國事”,蘇軾倒是沒有上書,但二蘇一體,從這個角度看,章惇後來的不講情面也是情理之中,畢竟他從就不是大度之人,你做得初一,他自然做得十五。

章惇搖頭笑道:“子瞻倒也罷了,子由這次沒有上書,想必是你從中作梗。”

“我如何能有那本事,”蘇過謙虛道:“皆是先祖父功勞,《六國論》便有‘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章惇大笑,說道:“你盡是些歪招,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