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7章 新役法的餘波,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情並未往更壞的局面發展。

在御史臺的官員介入後,州縣的官員再也無法裝聾作啞,只能派出官差,四下解釋新的役法內容。

百姓也不是傻子,能交合適的錢而免除徭役,自然是划算的。

沒地又沒營生的,就主動報名服役,還有錢領,至少可以混口飯吃。

知青州的劉摯沒有在這件事情上做無謂的抵抗,也許是得了京中的傳信,也可能是審時度勢的結果。

總之,在朝廷的有意宣傳下,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司馬光的後繼者劉摯接受了役法的改革。

新法的第一道條例,總算是有驚無險地施行全國了。

被拋棄了的寺觀也停止了繼續找門路的做法,不情願地選擇了交錢。

當然,也還是出現了一些頭鐵的反對派,比如範祖禹和劉安世,就直接上書辭官,回京待罪。

於是爭議就變成了如何處置這幫人。

按章惇等人的意見,自然是嶺南起步了,這幾人都是當年力主將蔡確貶到嶺南,導致前首相身死貶所的罪魁禍首,如今大勢所趨,還負隅頑抗,自然不能輕饒。

可依舊黨眾人的說辭,這些人算主動辭官,根本不是抗旨,所以無罪。

趙煦想起自己當年畏懼太皇太后,不敢為蔡確發聲的事,也有些氣惱,自然是站在新黨一邊了。

眼見形勢不對,蘇轍不情願地作為舊黨代表,要求蘇過出面緩和一下。

蘇過本不想管這事,畢竟劉安世與蘇軾一直不對付,又與新黨的仇怨極深,就讓章惇那夥人撒撒氣也挺好的,壓抑太久容易出事。

不過蘇轍拿出了和當年範純仁類似的說辭:“縱然有罪,斷不至於嶺南。”

蘇過翻了翻白眼,鬱悶道:“當年貶蔡確,一個比一個狠,這會輪到自己,就覺得不行了,要我拿什麼去說和。”

蘇轍求人也沒個好臉色,怒道:“蔡確奸邪小人,如何能比?”

“章惇等人也是這麼看範、劉二位的。”蘇過回道。

蘇轍語塞,氣沖沖去了。

蘇過不爽地嘆了口氣,這和稀泥的事真不是人乾的。

結果到了晚間,範杜若又不好意思地表示,範祖禹的小兒子範溫,算起來是她的同族侄兒,讓人傳話,想讓蘇過出手救救他父親。

第二天,秦觀又直接找上門,範溫娶的就是他女兒,所以他和範祖禹是兒女親家。

這一通沾親帶故的下來,蘇過也抵抗不住,只得厚著臉皮先去找章惇。

章喵最近意氣風發,雖然只是副相,但趙煦更看重他,所以他在朝中的話語權尤在首相範純仁之上。

蘇過一進門,章惇看他那樣,就知道來意了,說道:“要求情直接找官家,我說了不算。”

“世伯別急著拒絕,”蘇過說道:“我這也是被逼得沒辦法了,我家和范家的關係世伯是知道的,要是看著不管,父親不會放過我的。”

章惇笑道:“你就只為範祖禹一人討人情,其他人怎麼說?”

“我當年參加殿試,劉安世是主考官,不如也一併放過?”蘇過試探道。

“我怎麼聽說,就是他攔著不讓官家點你為狀元呢,你還講什麼情分。”章惇無情地戳穿他。

蘇過尷尬一笑,說道:“人情都討了,也不差他一個。”

“你倒是以德報怨,可人家未必領情。”章惇冷笑道:“眼下放過他們,日後少不得找我的麻煩。”

見章惇也沒有那麼決絕,聊天便進入熟悉的討價還價階段,蘇過說道:“世伯覺得這樣如何,範淳甫留在京中修史,劉器之放到西北邊州去。”

西北聽著也很差,但其實在大宋與西夏攻守之勢相易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