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目標在京東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6章 目標在京東,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京畿寺觀的遭遇,並沒有讓地方的反對勢力屈服。
大宋的許多州軍,開始了新一輪的抗議和申辯,地方州縣的官吏也不敢逼迫過甚,導致役法的改革在京畿以外的地方,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因為有寺觀頂在前面,觀望的人也就變得多了。
趙煦有些著急,再次召人進宮。
這次沒有大張旗鼓地集合所有宰執了,蘇過進殿時,只有皇城使梁從政在。
趙煦不耐煩地揮手打斷了蘇過的行禮,說道:“各地回奏的情況都不順利,卿可有什麼辦法?”
蘇過問道:“是否南方比北方的徵收情況要好?”
梁從政替趙煦答道:“籤書說得不錯,南方各州雖也偶有牴觸,但民間的反應還好,尤其是東南,部分州縣已經完成等戶劃分和徵收工作,不像北方各地,官民合夥在拖延。”
這其實是農業和商業帶來的區別,因為土地的價值擺在那裡,加上耕作所需的農具牲口之類,傳統的農家很容易被劃入上等戶,但東南之地許多商人賺錢花錢,是不留餘財的,算下來役錢反而少甚至免役。
或者拿張三李四這類人為例,他們的日子過得並不差,但算起家財,肯定在末等之列。
這次的重劃民戶等級一事,新的條例已經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了,蘇過和曾布在這方面花了不少心思,比起熙寧年間要細化很多。
所以蘇過判斷,百姓們的抗拒,一是因為官府的宣傳未到位,二是舊觀念作祟,恐懼變法。
他將自己的分析說了出來。
趙煦問道:“那該如何解決?”
“責令下去督辦的御史向州縣官員和百姓講明新役法的變動。”蘇過答道:“讓皇城司的人暗中記錄情況,看看是誰在挑起百姓的反對。”
趙煦點點頭,又問道:“卿是擔心御史和地方聯手起來矇蔽朝廷?”
“有這方面的疑慮,”蘇過說道:“此次役法較熙寧年間,已經寬鬆了許多,不該有這麼大的牴觸才對。”
以結果來看,上次變法的免役錢是收多了的,雖然緩解了國家的財政壓力,但打著徵收役錢的旗號去填補其他地方的虧空,這就是在消耗百姓對朝廷的信任。
梁從政問道:“皇城司目前人手有限,不知從哪一路著手比較合適?”
趙煦看向蘇過,蘇過早有預案,答道:“先從臨近的京東、京西兩路開始。”
河北挨著大遼,不合適鬧出太大動靜,河東也是同樣的道理,其他路又太遠,只有臨近京畿的這兩路適合。
見趙煦點頭,梁從政連忙答應,下去佈置人手了。
蘇過又道:“官家可要求地方和御史同時彙報,再加上皇城司三方佐證,才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趙煦想了片刻,問道:“卿選這兩路,怕是還有別的用意吧?”
蘇過沒打算隱瞞,說道:“劉摯等不少老臣都在這兩路任職,如是他們帶頭抗旨,則可召回京城問罪,若是他們選擇執行新役法,則其他州縣也不再是問題。”
“卿覺得他們會怎麼選擇?”趙煦好奇道。
“臣也不知,”蘇過搖頭道:“堅持自己的道理或者服從朝廷的安排,都不奇怪。”
趙煦進入八卦狀態,又問道:“那你希望他們怎麼做呢?”
“我自然希望他們按條例來做,”蘇過笑道:“我和他們又沒私怨,只要不阻礙新法,何必去和他們較勁。”
“你這話裡的意思,是擔心章惇等人藉機下手吧?”趙煦笑道。
只要沒被仇恨迷住眼,小皇帝還是看得清形勢的。
“也不全是,若是他們真的抗旨不遵,該如何處理就如何處理,我只是不願意這樣內耗。”蘇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