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章 張叔夜的登場,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離開渭州後,蘇過等人又是一路往西,到達熙州。

姚雄收復青唐,擴土開疆,但這是在大宋,他身為武將,別說封侯了,升個官都費勁,朝廷的賞賜是下旨給他加了節度使的虛銜。

姚家傳到姚雄、姚古這一代,已至鼎盛,但後繼無人,有沒落之象。

蘇過行晚輩之禮拜見後,又遞上章楶的書信。

姚雄一看就是武將出身,粗獷、留著不那麼整齊的鬍鬚,說話也大大咧咧,笑道:“蘇學士書香門第,居然能教出叔黨這樣的兒子,真是讓人羨慕。”

“經略謬讚了,”蘇過忙道:“天下誰人不知姚家數代為將,威震關中。”

姚雄大笑道:“取青唐一事還得多謝叔黨在朝中為我邊軍爭取,推薦來的宗汝霖也確實是個人才,可惜留在隴右了。”

“經略客氣了,都是為朝廷辦差,何以言謝。”蘇過也笑道:“這次下官去隴右,如果有要麻煩到經略的地方,還請經略不吝相助。”

蘇過順杆子爬兩下,畢竟熙河路是隴右的後盾。

姚雄豪氣地點點頭,立馬應道:“叔黨放心,在西北這一塊,有事只管來找我。”

西北將門的名號是響亮,但在蘇家面前,也得客氣著點,姚雄不傻,哪怕是他這樣的宿將,和蘇過這樣的後起之秀比起來,在朝廷眼裡也是不如的。

花花轎子人人抬,蘇過沒有文官的傲氣,姚雄也樂得為姚家結個善緣。

在熙州待了一日,蘇過接著北上,到了蘭州。

目前的蘭州知州是蘇過的熟人,當年環慶路的副都總管李浩。

蘭州自收復以來,一直是大宋防禦西夏的重要一環,党項人數次想用別的城寨換回蘭州城,都被宋廷拒絕。

李浩算起來也是新黨的老人了,當年呈《安邊策》給王安石,得以入仕,後來又跟著章惇開邊湖南,立下戰功,元佑之後,便一直在西北各州輾轉。

因為蘭州的重要性,蘇過便多呆了幾日,不想又有意外的收穫,李浩給他介紹蘭州衙署的官員時,一個響亮的名字出現了。

蘭州錄事參軍張叔夜,字嵇仲。

歷史上,便是此人平定了宋江起義,靖康之時,他是為數不多的入京勤王之人,帶著兩個兒子浴血東京。

開封城陷落後,欽宗前往金軍大營投降,張叔夜扣馬而諫,欽宗不聽,眾人皆大哭,欽宗回頭喊著他的字說道:“嵇仲努力。”

之後張叔夜不同意立異姓為帝,惹怒金人,被一同押往北方,途中不吃飯只飲水,過白溝界河後,自縊而死。

不過此時的張叔夜還是個剛三十歲的小透明,在蘇過面前甚至還有點拘謹。

蘇過先上去套了個近乎,然後就開始盤算怎麼把人給弄走了。

李浩見他與張叔夜聊了半天,好奇道:“叔黨與嵇仲倒是頗為投緣。”

蘇過就等著他開口,不好意思地笑道:“確實如此,我新來此地,嵇仲兄為我做了不少介紹。”

李浩笑道:“那不妨再留幾日,讓嵇仲帶你四處轉轉。”

轉就不必了,蘇過只想把人帶走,扭捏道:“我此次去隴右,正需要一個熟知這一帶情況的人,不知太守可否割愛?”

大宋沒有太守,以此雅稱知州。

李浩聞言愣了半晌,怪道:“宗汝霖就在湟州,他不是你舉薦過來的嗎?”

見了張叔夜,就忘了還有宗澤,蘇過連忙補救道:“汝霖兄如今執掌一州,哪能與我同去西寧州。”

李浩點點頭,他倒是無所謂,畢竟這會的張叔夜在他眼裡遠不及蘇過。

見他點頭,蘇過立即說道:“多謝太守,我回去就上書朝廷,將嵇仲兄調往隴右。”

搞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