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章 西寧府的新計劃,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東京出發後,一路向西,先到了西京河南府,也就是洛陽。

自安史之亂起,洛陽幾經戰火,早已不復當年的輝煌,但自朱溫建都汴州開封后,洛陽並沒有被完全放棄,而是一直作為陪都存在,後唐立國的十幾年裡,甚至重新成為都城。

蘇過將觀光的第一站選在了這裡,是因為這裡有蘇轍口中“實甲天下”的洛陽園林,這些園子大部分是在唐末五代的遺址上建立起來的。

宋朝計程車大夫工資待遇優渥,不少官員都到洛陽興建園林,要麼作為致仕後的居所,要麼直接就申請到西京任職。

如果歷史沒有偏轉,李格非這會就應該正在編纂他的傳世大作《洛陽名園記》。

簡單舉幾例,富鄭公園,是富弼退休後,他一邊不忘繼續抨擊王安石的新法,一邊親自設計營建的;

歸仁園,洛陽最大的園林,本為唐代牛增孺所有,現在歸了李清臣;

任豐園,有牛自然有李,在唐代李德裕故園的基礎上修建的;

獨樂園,這個面積最小,但名聲最盛,因為這是司馬光修《資治通鑑》的地方;

除了這些,還有趙普的趙韓王園,文彥博的東莊花園,呂蒙正的呂文穆園等,再遠的,還有翻建的白居易的大字寺園,裴度的湖園等等。

宋代的私家園林,是會定期對外開放的,不收錢,覺得打擾到主家的,也可以隨緣地打賞一些錢給看園人。

蘇過帶著幾人四處轉了轉,看著兩眼放光的李廌,不禁有點為李清照他爹擔憂,他的名園記可別被李廌的遊記給比下去了。

洛陽除了園林,還有牡丹,但眾人來得稍晚了一些,已經是花期的尾聲了,有些可惜。

蘇過沒有去拜訪隱居於此的文彥博,估計這位馬上九十歲的老人也不想看到他。

但眼下知河南府的是範百祿,這個蘇過就不得不上門了。

見面之後,蘇過被好一通說教,好在範百祿務實為先,不是傳統的衛道士,留蘇過教育了兩日,便放一行人離開了。

再往西便到了京兆府長安,相比洛陽,這個曾經的世界第一大都市就更破敗了,已經徹底降級為一個普通的地方性城市了。

開寶九年,趙匡胤突然提議遷都洛陽,並表示若想長治久安,當像周、漢一樣,定都長安。

他的理由當然是開封四戰之地,而長安山川環繞,可據險而守,減少冗兵。

當然,他的提議被趙二輕飄飄的一句“在德不在險”所阻止,而同年,就發生了燭光斧影的事。

後世很多人都假想過,如果大宋不是定都在一馬平川的開封,是否就不會那麼輕易被金人的鐵騎踏破?

蘇過這回算是實地考察了一番,長安已經殘破不堪,而且離党項人和吐蕃人都太近了,的確不適合作為立國時的都城;

至於洛陽,在金人進犯的時候,憑藉天險,確實可能拖到各地勤王的部隊趕來,但有一群相信六甲神兵的君臣在,天不天險的又有什麼區別?

離開長安後,經過蘇軾任職的第一站鳳翔,然後北上進入渭州(平涼),這裡是涇原路的治所,蘇過等人繞了一點路,前來拜見章楶。

自上次京城一別後,蘇過的變化很大,章楶笑道:“上次來西北,還是一個小小的觀察推官,叔黨這幾年可真是讓人刮目相看。”

蘇過苦笑道:“如履薄冰,遠不如當年在世伯手下時自在。”

章楶搖頭,嘆息道:“那還來西北,眼下不知道多少人正等著看你笑話。”

“誰管他們,”蘇過笑道:“來到這裡,世伯可得關照我,不然我可不敢去西寧府。”

章楶也笑道:“這話像你叔黨說的,又在我這耍無賴,說吧,想要我怎麼幫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