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簡在帝心的蘇過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章 簡在帝心的蘇過,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煦的反應在眾人的預料之外,包括蘇過。
大家都知道他不會處罰蘇過,大機率會像章惇說的那樣,升官外放,同時也不耽誤新青苗法的試行。
但趙煦的態度,是先為蘇過鳴不平,他繼續說道:“那幫言官不知道,地方官員不知道,但眾卿身為執政,肯定知道蘇籤書這些年為朝廷做的事,為何卻不發一言?”
“那幫言官詆譭他的時候,為何你們沒有一人站出來替他解釋一句?”
趙煦是真的生氣了,若沒有蘇過從中斡旋,章惇等人回朝肯定不會這麼順利,範純仁這些人也早就被趕出去了,哪裡容得他們在這麼指指點點,說三道四?
眾人連忙請罪。
蘇過有些感動,忙上前說道:“臣確實也有不檢點之處,此事與宰執們無關。”
趙煦今天就是打算為蘇過撐場子的,依舊怒道:“有何不檢點,皇城司早就查過了,經商的錢都用在了棉花和安樂坊上面,何曾過卿的手?結交市井無賴就更是無稽之談,三國和談之時,那些人都是立過功的。”
除了這兩點,其他的就純粹是誣陷了。
一眾宰執都不敢吱聲。
蘇過作了個長揖,勸道:“官家莫要動怒。”
趙煦這才停止發火,總結道:“眾卿不妨都想想,是不是私心太重了?”
範純仁其實還好,他是真的公事公辦,所以一點也不心虛。
章惇雖然提議升蘇過為知州,但用意也太明顯了,所以有點尷尬,他低估了蘇過在趙煦心裡的分量。
這種時候,能出來打圓場的就只有蘇轍了,他上前說道:“三省也並未打算處罰蘇過,正準備批文斥責那些造謠生事之人。”
趙煦覺得自己的表態也差不多了,點點頭,說道:“朕等著看眾卿的處理結果。”
討論完了針對蘇過的彈劾,大家回到新青苗法的事情上面來。
範純仁堅持道:“條例還需試行才知效果如何,但臣還是認為,京畿之地不適合首先試用。”
章惇也順勢為自己剛才的話作補救,說道:“京畿之田地多為皇莊、官田或者豪門所有,確實不適合青苗法的施行。”
趙煦想了想,問道:“蘇籤書以為哪裡合適?”
“東南各州或者西北的西寧州,”蘇過已經想好,答道:“東南商業發達,民間借貸情況較多,西寧州正是建設之中,有大量的借貸需求。”
趙煦搖搖頭,覺得都太遠了。
蘇過又補充道:“西寧州最好,若是臣能在那裡施行無礙,其他州縣便都不是問題了。”
原因很簡單,西寧是邊州,又窮又苦,最符合青苗法的預設範圍,假如能讓那裡的老百姓接受,並且還能為朝廷帶來回報,便足以證明青苗法的價值。
章惇暗自滿意,但沒有插話。
範純仁出來表示不妥,說道:“西寧州情況複雜,党項人和吐蕃人較多,漢人本就少,如何能施行?”
“西寧州之內,都是宋人,”蘇過立馬糾正了他的說法,又道:“正因為那裡各種情況都有,所以才最適合試行青苗法。”
趙煦考慮的點都不在這,打斷了他們的探討,說道:“這個不急,先在京中將檢校庫和抵當所的問題解決了,再商議這個不遲。”
說完先讓一幫執政下去了。
一旁的梁從政十分識趣,羨慕地看了一眼蘇過,也出去了。
趙煦說道:“西寧州也太遠了些。”
蘇過解釋道:“青苗法不比其他,若不能讓眾人心服口服,就算強制實行,也不會有好的效果。”
“若每一條都這麼困難,什麼時候才能盡復新法。”趙煦又丟擲了老問題。
蘇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