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青苗法的進展比預計的還要難。

朝中的執政們雖然勉強同意了新條例的試行,但蘇過的方案一出,還是引起了極大的反對。

一類是頑固的保守派,只要一提變法就反對;

一類是舊青苗法的支持者,因為按照蘇過的新法,無論名還是利,他們都得不到了;

還有一類是單純反對蘇過的,畢竟在很多人眼裡,不會覺得蘇過是在捏合新舊兩黨,只會認為他在兩邊站隊,藉機蠱惑君王,發展自身的勢力。

宮裡有將檢校庫和抵當所合併,交給蘇過掌管的訊息放出後,針對蘇過的反對達到高潮。

不少言官紛紛上書彈劾,指責蘇過,新仇舊恨,一併算上了。

從殿試中探花的老底開始挖,到西北的不義之戰,到靠關係進入軍器監,又假公濟私前往明州公幹,還有修改役法、強迫寺觀交錢等,包括與人經商、結交市井無賴之徒等事,都被翻了個底朝天。

蘇家也一併受到牽連,蘇軾、蘇轍除了往日的問題之外,又多了一項管教不嚴的罪名。

蘇過沒有上書辯解,選擇直接回家待罪。

遲早會有這麼一天,早點爆發出來其實是好事。

宮裡和朝廷的反應都很平淡,既沒有問罪,也沒有指責上書的言官,大家就像無事發生一樣。

過了幾日,蘇轍得到宮中的詔令,回政事堂辦公,蘇過這邊還是懸而未決。

蘇過也不在意,索性帶著一臉擔心的範杜若出城,回到農莊上住著。

朝廷的處理遲遲沒有下來,無非是兩個原因,有人是在釣魚,而有人是真覺得蘇過擋道了。

回到農莊的蘇過繼續完善自己的新青苗法草案,同時也做好了被外放的準備。

高員外前來看他,加上在京中撰寫出海異聞錄的李廌也聞訊而來,三個來自不同領域的人奇怪地坐在一起喝酒。

見都是自己人,高俅也不顧忌,說道:“叔黨還是心善了些,那幫人早該趕出朝去。”

他早年也跟著蘇軾混了段日子,對朝中的走向還是看得明白的。

李廌不同意他的說法,說道:“那也沒見章子厚等人出來維護叔黨。”

蘇過笑著打斷二人,“你們都高估我了,我還沒那麼大的能耐,眼下都是在拿我角力呢。”

“你這官當得也不快活,盡受這種閒氣,”高俅嘆道:“乾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讓他們自己折騰去。”

“這就是氣話了,那我還不如和你一起做生意。”蘇過笑道。

李廌讚道:“叔黨說的是,在朝為官,切忌意氣用事。”

蘇過點點頭,說道:“我又不是犯了什麼事,就現在這些雞毛蒜皮,朝廷真要追究,頂多也就是個外放。”

“出去也好,京城的事本就難,”高俅羨慕起自己的兩個兄弟,說道:“天子腳下,做什麼事都麻煩。”

李廌也道:“出去歷練幾年不是壞事,官家看重你,過幾年再回來正好。”

蘇過笑道:“都這麼說了,你們還擔心什麼,喝酒喝酒。”

酒席散後,蘇過一人到外面的涼亭裡醒酒。

滿朝沒有一人替他說話,他其實還是有點意外的。

趙煦沒有幫他,是想靜觀其變,看看都有哪些人會跳出來;

章惇等人沒有幫他,是因為蘇過雖然支援變法,但與他們不齊心,沒有蘇過在朝中,他們自信能更快地恢復新法,順便佔據高位,報了舊仇;

範純仁等人也沒有幫他,但這是正常的,因為從一開始大家就不是一路人,湊活過可以,替蘇過抗傷害是不可能的;

唯一有可能替蘇過說話的是蘇轍,但他也被彈劾了。

範杜若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