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章 惇去哪兒?,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了兩日,蘇過便收到了入宮奏對的通知。

他這次沒有提前向蘇轍打探執政們的口風,因為越往後,大家的分歧就會越大,只能靠自己的判斷了。

趙煦肉眼可見地精神起來了,慢慢開始有了帝王的威嚴。

蘇過行完禮後,先將自己奏疏的內容簡單重複了一遍,然後等著官家和宰執們發問。

趙煦先問道:“卿提到正在施行的《元豐廣州市舶條法》和《漏舶法》都需要調整,可先說說這方面的情況。”

正在謀劃重提變法的趙煦,對這些改動分外敏感,而且這些條例還是在神宗變法後頒佈的。

“是,”蘇過回稟道:“現有法令在貨物的粗細分類、抽稅和博買等方面都十分粗陋,已經不足以適應於如今品種繁多的外來貨物。”

大宋目前的海外貿易還屬於混亂不清的階段,朝廷一方面希望加強海上貿易,所以多方鼓勵外國商人前來,另一方面大量貨物上岸便被官方博買,又打擊了海商們的積極性。

再加上各地市舶司沒有統一的管理標準,各行其是,朝令夕改,也讓以此為生的商人們不知道如何取捨。

蘇過介紹完這些,趙煦繼續問道:“卿的意思是朝廷重擬條例之外,還應減少博買?”

“是的,”蘇過解釋道:“市舶司用低價收購貨物,一部分運到宮裡,再賞賜給諸位大臣,一部分也會拿到外面賣掉,其實就是換了個形式的賦稅,或者直接說與民爭利也行。”

這個說辭無疑是政治正確的,所以大家都沒有反對。

但曾布開口道:“可如此一來,朝廷的收入就會減少了,因此產生的缺口怎麼辦?”

大宋掙得多,可花得也多,三冗就是壓在朝廷身上的三座大山。

“短期肯定是會減少的,但長遠來看,海商的收入增加,勢必會擴大規模,朝廷的回報只會更高。”蘇過答道:“而且我之前提到過的水軍護航一事,是可以將這部分收入補回來的。”

蘇過的意思很簡單,朝廷要賺錢無可厚非,但不能強買強賣干擾市場,至少得做點什麼,讓商戶心甘情願地將錢掏出來。

樞密使韓忠彥說道:“此事我之前與兵部商議過,的確可行,無論是派少量士卒上船隨行,還是委派戰船與商隊同行,都不是問題。”

大宋的廂軍就是吃閒飯的,能找點活派給他們,朝廷根本沒有理由反對。

蘇過不想後面被彈劾,將隱患也提前說了,奏道:“護航一事也需要定下條例,按船隻大小、貨物價值另行收取稅賦,出海將士要嚴加約束,兵器之類嚴禁外流。”

這個時代,倒是不擔心大宋的人會外逃,可就怕那幫閒散慣了的兵痞惹事。

議完這一條,趙煦又問道:“漏舶的處理如何不當?”

“只罰民,不罰官,所以不當。”蘇過說道:“市舶司官員貪腐嚴重,雁過拔毛,這才讓商人們鋌而走險,而且沒有市舶司裡面的內應,漏舶之物也進不了港,怎麼算,都是官員的罪責更大。”

說著又拿出了李直方在明州暗訪的結果。

一眾宰執們聽說後,表示稍後一定嚴查嚴辦。

在蘇過看來,朝中的新黨為權,舊黨為名,基本都不屑做貪汙腐敗的事,但地方上的就不好說了,尤其是市舶司這種級別不高,但經手貨物價值連城的衙門。

蘇過又提了與高麗的貿易一事,朝廷目前是明令禁止的,理由是送到這個國家的貨物最後肯定都到了契丹人的手上。

他認為這點其實不用太在意,關鍵是看什麼貨物,如果只是出口絲絹、布匹和瓷器之類,能換回高麗的土特產人參、松子和其他藥材,大宋是不虧的。

不把書籍、鹽鐵、礦產和武備相關的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