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京城的新局面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章 京城的新局面,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明州的數日,公務之外,蘇過擺出一副混資歷的架勢,不時外出遊玩。
他帶著範杜若去了鳴鶴鹽場,去了定海,隔海相望的便是舟山群島了,熙寧變法後,群島設立縣治,賜名昌國。
海外仙山,到了神宗和王安石手裡,那也得順應改革的大潮,所以得此名。
北宋重視海洋貿易,除了廣州,杭州和明州外,元佑二年在泉州和北方的密州也設定了市舶司,就是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的那個密州(治所在今山東諸城,市舶司所在地今屬青島)。
蘇過正帶著範杜若在碼頭看熱鬧,一身搬運工打扮的李直方裝作不經意靠近,神秘兮兮地說道:“叔黨,你猜我發現了什麼,這裡有漏舶。”
還好蘇過提前做了功課,知道漏舶就是走私的意思,撇嘴道:“這不是很正常。”
李直方一愣,問道:“你不打算管管?”
“眼下管不了,以後再說吧。”蘇過沒有多做解釋,便將一頭霧水的李直方趕去搬貨了。
小兩口又轉了一圈,這才回到官邸。
蘇過先將今日的見聞一一記下,作為回京後的材料。
見範杜若在一旁欲言又止的樣子,蘇過笑道:“想什麼呢,值得你在那猶猶豫豫的。”
“我說了你可別生氣,”範杜若道:“為什麼發現了漏舶行為,你不處理呢?”
蘇過拉著她坐下,笑道:“那你覺得我該怎麼處理?”
“至少應該把那幫人抓起來。”範杜若鼓起勇氣道。
蘇過看她可愛的模樣,笑道:“這話只能在屋裡說,我是不介意,但別人聽到了終歸不好。”
見範杜若點頭,他這才解釋道:“漏舶之事必有內應,而且肯定是市舶司裡面的人,我初來乍到的,連個可信的人都沒有,不輕舉妄動才是最佳選擇。”
“那這些人就不管了嗎?”範杜若又道。
蘇過笑道:“沒說不管,這幫人又跑不掉,後面再處理就是了。”
現在想處理這個事,他得去找明州知州,或者直接去兩浙路轉運使那裡借人,肯定是能解決的,但耗時太久,他不能在這裡拖那麼長時間。
京城才是他的主戰場。
範杜若這才點點頭,問道:“我是不是多嘴了?”
“不是,你是擔心我走偏了,”蘇過笑道:“說明你是個嫉惡如仇的小娘子。”
“真不介意嗎?”
“其實很介意的,需要補償。”
……
到了年尾,蘇過便返回了越州,前前後後在明州呆了還不到一個月。
一回來,便被蘇軾逮著訓話,因為李直方告他黑狀了。
站在蘇仙的角度,發現問題不及時解決,簡直不配為官。
蘇過苦笑不已,這一個個的,怎麼都覺得自己不像個好人。
蘇軾冷哼一聲,說道:“你自小就喜歡商賈之道,難不成覺得漏舶之事理所應當,所以才放過他們?”
“我可是正經商人,”蘇過無奈道:“此次過來也只為查訪,不辦案,我回京後會想辦法處理的。”
“眼皮底下都不解決,回到東京能有什麼辦法。”蘇軾不解道。
“李直方不是跟到人了嗎,順藤摸瓜就能找出背後的內應。”蘇過解釋道:“之後罰錢、免職和下獄,該怎麼處理,自有兩浙路轉運使操辦。”
蘇軾疑惑道:“怎麼你對發現漏舶一事如此平靜?”
“有什麼好奇怪的,這事不是一直都有嗎?”蘇過笑道:“商人逐利,向來無所不為,再加上如今官員貪腐也愈發嚴重,上下勾連,沒有漏舶才是怪事。”
“你這不是把自己都罵進去了?”蘇軾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