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選擇投降的李乾順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8章 選擇投降的李乾順,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乾順既然前來請降,自然是做足了功課的。
“前番青唐吐蕃請降,至今尚有二主分居於湟州、西寧州,”李乾順說道:“党項地廣人多,倉促之間若是我輩全都棄之而去,唯恐百姓不安,再生波瀾。”
這是他進入宋境後,第一次露出鋒芒。
還是蘇過出列說道:“不用倉促,國主可讓王族安撫好百姓後,再來開封。只要儘早開啟城門,前線將士自然知道該怎麼做,不會為難尋常百姓的。”
李乾順再次舉例道:“昔日吳越納土歸宋,自太祖朝起意,到太宗朝方才完成,如今夏之疆域不在當年的吳越國之下,還請陛下施恩,容我安撫好百姓。”
他看出來蘇過不好說話,轉頭向趙煦服軟。
當年吳越王錢俶多次向宋請降,一開始也是抱著能保留吳越國的想法,所以對大宋各種恭敬,朝貢源源不斷,趙大也確實寬厚,不顧大臣的反對將錢俶給放回去了。
到了太宗繼位,錢俶再次奉詔來京,本來還想再爭取下,直接被剛剛即位、需要正名的趙二給扣了,這才獻上兩浙十三州的土地,同年,錢氏宗親三千餘人坐船進入東京城。
趙煦聞言果然有些猶豫,天子沒有不愛名的,在對待吳越國一事上,太祖明顯比太宗要高明,畢竟兩浙之地盡在掌握,太宗吃相稍微難看了一點。
蘇轍趕緊出列奏道:“當年吳越對朝廷一直恭順有加,不起刀兵,所以才能得到太祖太宗的恩遇,夏國能如能相提並論?”
趙煦見有人解圍,微微頷首。
李乾順見大宋君臣無懈可擊,只得又道:“上朝是打算強留我於此地嗎?”
趙煦這才開口道:“國主多慮了,朕同意請降,是不忍塞北江南與定難五州生靈塗炭,國主不同意朝廷的條件,回去便是,朕絕不阻攔。”
李乾順掙扎了一會,躬身道:“陛下容我回驛館再商議下。”
趙煦點頭同意,吩咐許將帶他下去了。
李乾順走後,蘇轍奏道:“党項人賊心不死,並非真降,不如早早禮送出境,大家還是戰場上見。”
章惇也道:“如此拖延之舉,確實無需理會,可著西北眾軍繼續進攻。”
趙煦有些遺憾,不過也沒說什麼,讓三省下旨發往韋州。
李乾順帶著李至忠等人到使館安頓下來,對著幾名心腹嘆道:“若是不鬆口,答應宋廷的要求,他們肯定會繼續進攻,亡國也是遲早的事。”
幾人都沉默不語。
大宋的封鎖太厲害了,党項人一直在逃亡,過不了多久,估計連一戰之力都沒有了。
李至忠突然說道:“當年若是放棄河西,盡全力打通西域,或許真的可以挽救党項人。”
這話一出,李乾順苦笑兩聲,說道:“百年基業,如何輕言放棄,再說當年也不知道契丹人會墮落至此。”
要是西夏當年不理會大宋的背後偷襲,直接孤注一擲,拿下高昌回鶻,再向西發展,憑党項人的實力,打下類似西遼的地盤也不是不可能。
李乾順想起被奪權後一直幽禁在宮中的小梁太后,開始想她到底只是好戰,還是真的高瞻遠矚,知道党項人的這塊土地並不安全。
不過都不重要了,機會已經錯過,就不會再來了。
朝廷在向西北發出繼續進攻的命令之前,也不忘差人通知李乾順一聲。
畢竟人家還是一國之主,該有的體面還得給,既然不是真心歸降,那就早點回去準備戰鬥。
李乾順聽到訊息後,連生氣的想法都沒有了,一國之主都壓在這裡,卻連拖延幾日都做不到。
他思考了一整夜,擺在他面前的有三條路,一是答應大宋的要求,真心歸降,二是馬上收拾東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