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党項人的最後掙扎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7章 党項人的最後掙扎,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殿之中,宰執們正分析著西北傳回的訊息。
李乾順離開興慶府,在少量護衛的陪同下,南下韋州,向折克行表示要入京請降的意願。
折克行不敢答應,也不敢讓他入城,快馬急報京中,同時彙報了最新的戰況。
總的來說,就是大宋各線穩步推進,雖說夏主聲稱請降,但党項各地守軍並沒有開城的意思。
趙煦讓宰執們先發表意見。
章惇奏道:“既是請降,當先開啟城門,讓我軍入城,現在僅夏主一人,莫不是党項內部有變?”
蘇轍也說道:“需嚴防重演當年李繼遷故事。”
當年便是李繼捧入京拜見太宗,說願意放棄對定難五州的世襲,太宗封官厚賞,可李繼捧之弟李繼遷不服,依靠遠祖在党項人中的聲望,拉攏党項豪族,抗宋自立,最終奠定西夏。
李乾順確實也是這個小算盤,可惜這一招已經用過了。
趙煦問道:“那依卿之見,該如何處理?”
章惇直言道:“回絕便是,請降自該有請降的樣子。”
趙煦點點頭,眼神看向最末端的蘇過。
蘇過出列道:“臣以為不妨讓他來一趟,他有他的盤算,可我們也有我們的對策,談不攏並不影響什麼,若是能減少些士卒傷亡,則是一樁幸事。”
蘇轍反對道:“党項人還未到山窮水盡之時,此舉必然有詐,我們為何要冒這風險?”
在蘇過隱隱成為趙煦的傳聲筒後,只有蘇轍還在穩定地出言駁斥。
“風險不大,談不攏送回去就是了,”蘇過笑道:“沿途他也接觸不到什麼,他那點小心思,我朝這麼多人,還不至於被他矇蔽。”
一國之主入京請降,這可是太祖太宗時才有的事,蘇過知道趙煦有點小期待,所以不介意在這點小事上擔點風險。
趙煦果然拍板道:“那便同意讓他來,朕倒要看看他還有什麼招。”
眾人齊聲答應下來,蘇轍怒瞪找事的侄兒。
此事確實有些多餘,還很麻煩,畢竟李乾順是一國之主,該有的待遇也不能少了他的,得花上不少人力物力。
蘇過尷尬地出列道:“臣願意陪同前往邊境接人。”
以他的身份,還不夠負責接待一國之主的,所以趙煦安排許將與蘇過一同前往。
蘇過壞心思也多,先遣人通知了韋州那邊,然後又讓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吳到京兆府等候。
許將和蘇過趕到韋州時,李乾順還和他的護衛住在城外的帳篷裡。
折克行不讓他入城,他也沒回去,就在城外住了下來。
等朝廷同意他入京請降後,折克行差人請他入城,李乾順拒絕了,表示就在城外等候。
不管這投降有幾分真心,至少這姿態是擺得夠足了。
許將率使團出城接李乾順入城,一應禮儀都是按國王的禮儀。
李乾順拒不接受,只同意以普通臣禮入京。
在許將和李乾順交涉的功夫,蘇過偷偷打量著這個西夏之主,看起來他的外貌遠超了年齡,也可能是蓄鬚的緣故,一張嚴肅的臉讓人忘記了他還不滿二十歲。
往來大宋數次的李至忠陪在他身邊,看到蘇過,忙低聲耳語了幾句。
李乾順看向蘇過,表情和善地點了點頭。
蘇過則笑了笑,沒說什麼。
一行人在韋州城歇了一日,便動身出發了,先南下慶州,然後是京兆府。
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吳早就在城外等候,看到舊主,也尷尬地上前行禮。
當然,不是君臣之禮了。
蘇過在一旁笑道:“我擔心照顧不周,專門找來兩位國主的故人,國主有什麼問題,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