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9章 西夏的落幕,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每一座城池,党項人都需要先開啟城門,然後士卒們脫下甲冑,放下武器,赤手空拳走到城外列陣。

等到宋軍入城,完成佈防後,再清點完物資軍備,這才允許士卒們各回各家。

將領們不在放還之列,還有一些職業軍人的安置問題,這都需要等朝廷的進一步安排。

順利完成靈州城的交接後,折克行率軍來到興慶府。

時間來到初冬,北地的第一場雪不期而至,濮王李仁忠和舒王李仁禮已經率領党項貴族在城外恭候多時,遞上印綬、戶籍和山川地理冊子。

負責受降的是此次伐夏的最高長官韓忠彥,他在接過這些文書材料的時候,不知道會不會想起他爹韓琦當年慘敗於西夏人之手的往事。

徹底平定西北,不僅僅是對趙煦,對大宋的許多人來說,都是大仇得報。

大家在城門口平靜交接的時候,城樓上傳來一陣放肆的大笑聲。

所有人一起抬頭,只見一女子頭戴蓮蕾形金冠,插花釵,戴耳環、耳墜,身穿交領右衽窄袖開衩團花長袍,下系百褶長裙,站在城牆的垛口處。

正是近幾年一直被關在深宮的小梁太后。

李仁忠和李仁禮怕她破壞投降儀式,忙讓人上城樓去將她請下來。

不過小梁太后正了正金冠,理了理紅色的朝服,自城牆上一躍而下,在眾人驚詫的眼神中,從十幾米高的城牆上飄落到了雪地裡。

牆邊的白雪頓時被染紅了一大片。

嚴陣以待的宋軍和繳械投降的党項軍中都是一陣躁動。

折克行忙指揮士卒上前,將韓忠彥保護起來。

不過党項貴族並無異動,大家神情木訥地看著白雪地裡的那一抹紅色,什麼都沒有說。

於是受降儀式繼續進行。

訊息傳回東京城,李乾順有點想哭,可是哭不出來。

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對的,可現實無情地打擊了他,也許母后是對的,但是沒有機會再去證明了。

趙煦有些敬佩這個與大宋鬥爭多年的奇女子,下旨命興慶府那邊以國母之禮將小梁太后下葬。

“誰能想到,在党項人亡國的時候,為其殉葬的卻是一位漢人女子。”

蘇過感慨完這句話,又覺得自己過於狹隘了。

在國家存亡面前,民族、性別或者身份都是無關緊要的。

解決完興慶府的問題後,已經是深冬了,還剩北方的兩個軍司等待接收。

河西路繼續北上負責黑水鎮燕軍司的受降,黑山威福軍司則交由圍城的姚雄來負責。

最後的意外就發生在黑山威福軍司,李察哥和李合達率領三萬多人趁著宋軍受降時的鬆懈,奪路北上,在冰天雪地裡向大遼的上京城逃去。

姚雄率軍追了一陣,因事發突然,宋軍倉促間也未能完成合圍,讓這二人帶著殘部逃入了契丹境內。

至此,西夏全境被大宋收復。

此時離李元昊立國,已有六十三年;若從李思恭的定難軍節度使算起,李氏政權共計二百二十年,最終亡於宋。

最後的小插曲傳回東京城時,已經是歲末。

開封已經許久不曾這麼群情亢奮過了,上一次滅國,還是北漢,那也是大宋此前最後的榮光。

一晃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趙煦沒有因為李察哥的逃走而遷怒於李乾順,也沒有去追究這件事是不是這兩兄弟早就預謀好的,下旨封李乾順為定難軍節度使、宥罪侯,賜第東京城。

剩下的党項貴族們還在來京的途中,朝廷也早已定下封賞的標準,一一賜官賜爵賜宅,讓他們安心地在開封度過餘生。

契丹那邊,在知道西夏亡國後,並沒有多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