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各自為戰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9章 各自為戰,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夏大軍途經牛首山時,折可適率三萬騎兵從山中殺出,將党項人的五萬大軍從中折斷。
大宋西軍的精銳在面對党項軍時並不落下風,夏軍首尾不能相顧,頓時一片混亂。
折可適指揮隊伍來回衝鋒,並不與夏軍陷入陣地戰。
夏軍的步兵、騎兵各自為戰,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反擊,李察哥率領親兵衛隊伍前後呼喊,但收效甚微。
宋軍全是騎兵,來去自如,每一輪衝鋒過後,大刀與長槍揮出,便是一批党項人倒下。
李察哥見勢頭不對,放棄了組織,轉頭率領嫡系部隊向折可適發動攻擊。
這一招立刻見效,折可適被他纏住後,指揮排程便不再順暢,宋軍騎兵的優勢不能完全施展,党項人開始分隊結陣以待。
折可適暗道可惜,鳴金示意大軍撤離,自己率隊殿後。
李察哥軍容不整,不敢追趕,便張弓搭箭向折可適射來,不過距離太遠,折可適輕鬆避過,不理會這個小孩的挑釁,率軍緩緩往南撤離。
混戰之中,夏軍折損數千人,好在糧草輜重都在後方,不曾損失。
接到訊息的李乾順也是一陣後怕,党項人如今兵力尚在,可資源嚴重不足,若是不能在戰鬥中得到補充,肯定是被大宋耗死的結果。
折可適率軍回韋州城完成補給,再次北上,在鳴沙城外看著十幾萬夏軍完成了集結,準備攻城。
西線的戰事,就此展開。
張叔夜這邊,率軍攻破靈丘後,進攻蔚州受阻,率部撤回靈丘佈防,與攻破應州的姚雄部隔著恆山相呼應。
河北東路的大軍已經猛攻涿州城十餘日,宋軍準備充足,各式攻城武器一起上陣。
投石機在加大了射程和威力後,對涿州城頭實施無差別攻擊,遼軍的城樓和一應防禦都被破壞,只靠著堅固的城牆苦苦支援。
析津府的援軍幾次前來救援,都被宋軍擊潰。
王舜臣指揮步兵結陣,種樸指揮騎兵遊曳,种師中自領大軍攻城,在嚴密的防守下,城中的守軍幾次想衝出來與援軍匯合,也被宋軍的弓弩手壓制。
宋軍後來更是將火炮對準了城門,只要遼軍敢開城,就是一輪齊射。
最終,宋軍的投石機加火炮硬生生地將涿州南門砸開,城門在大火中倒塌。
破城後,种師中率部進城,契丹守軍在城內且戰且退,最終從北門逃出,退往良鄉。
宋軍佔領涿州後,稍作停留,率部繼續往北挺進,兵鋒直指遼人的南京析津府。
耶律洪基在南下途中收到各方訊息,選擇了親率十萬大軍救援析津府,同時下旨中京道盡快完成與韃靼諸部的和議,南下救援大同府。
种師中這邊知道遼主的動態時,契丹援軍已經跨過長城,行至密雲附近。
東路將領商議後,覺得戰線太長,且兵力處於劣勢,決定放棄攻城,先撤回涿州,同時遣使向河北西路告急。
收到兄弟傳信的種建中面臨艱難的選擇,就是要不要率部東進,河北兩路合兵,與耶律洪基在析津府來一場大戰。
前來待命的張叔夜有不同意見,說道:“遼主親至,契丹人勢必死戰,縱使我部前往增援,也還是遼軍佔優,不如配合西路軍,先拿下蔚州,佔領飛狐關,然後兩路大軍齊攻大同府。”
種建中搖頭道:“不妥,且不說大同府能不能順利拿下,就算能,若是東線有失,還是前功盡棄。”
張叔夜急道:“前往東線,勢必是一場持久戰,而我軍越境而戰,不佔優勢,可大同府暫無援軍,合河東、河北西路之兵,破城只是時間問題。”
雖然張叔夜說得有理,但種建中還是沒有答應,他不是擔心自家兄弟,而是東路若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