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宋遼開戰,西夏入局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8章 宋遼開戰,西夏入局,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過的一番慷慨激昂並沒有取得預料中的效果。
在場的都是官場浸淫多年的老油條了,哪能被這麼幾句話就給煽動起來。
所以蘇過無比懷念有老爹蘇軾在一旁點讚的日子。
好在趙煦還年輕,振奮道:“說得好,天子之仇,九世猶可報也,朕意已決,眾卿若仍有疑慮者,可自行退下。”
還是這話有威力,眾人齊聲請罪,連道不敢。
蘇過藉機又道:“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有兄弟相稱也,臣為官家恥之。”
好說不行,就換惡語諷刺,君辱臣死,看你們還要不要點臉。
趙煦也很配合,憤然起身道:“銜恨百年,須臾不敢忘,國家之恥,朕誓當雪之。”
眾人這才慨然允諾。
章惇表態道:“官家既有此志,臣等豈能不從,自今日起,上下同心,全力支援北收燕雲。”
趙煦稍稍點頭,讓眾人趕緊下去準備,該擬旨的擬旨,該出發的出發,該搞後勤的也抓緊時間。
宰執們走後,蘇過長舒口氣,嘆道:“希望首戰告捷,不然這才鼓舞起來的信心,怕是又要不夠用了。”
趙煦坐回龍椅,笑道:“好在有卿幫襯,不然這一關都不容易。”
蘇過苦笑道:“要想扭轉這局面,官家需要有當年仁祖提拔狄武襄的魄力,和先帝任用王文公的堅持。”
大宋毫無血性,朝上全是讀書人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仁宗用狄青為樞密使,本來可以稍微扭轉下局面,可惜沒抵住文官們的輪番攻擊,若是仁宗有神宗那股“你有意見可以走”的勁,大宋也不至於一步步走到現在這個局面。
趙煦搖搖頭,“那也要先給朕一個狄青才行。”
說得也是,就大宋這土壤,能出個狄青也是要點運氣的。
朝中的意見暫時統一後,曾布和許將奔赴前線坐鎮。
按蘇過的提議,各路除了每日將軍報送回東京外,也同時遣使通知幾路盟軍,讓不同戰線的將領在最快的時間內知道友軍和敵軍的動態。
七月,北伐的三路大軍同時出擊,這一次,宋軍沒有發檄文,也沒有浪費時間將統帥們召回京中開會,而是直接下達了攻擊命令。
西路的姚古、何灌率軍出雁門關,分別向朔州、武州(山西神池)進攻;
中路的種建中、張叔夜出定州,殺向飛狐關;
東路的種樸、王舜臣為先鋒,种師中領大軍緊隨其後,直逼涿州。
大宋蓄謀已久,契丹雖加強了防範,但邊境的數座小城在宋人大軍面前還是不夠看的。
西路軍的姚古攻破朔州城後,與何灌合兵掃蕩朔州全境,姚雄則親率大軍攻向應州。
中路的宋軍攻擊飛狐關不克,張叔夜率軍偷襲了恆山與太行山之間的靈丘,率軍繼續北上,意圖攻克蔚州,從背後攻擊飛狐關;
東路軍則勢如破竹,連克永清、固安、易州,兵圍涿州城。
大遼的反應也很快,大同府和析津府的守軍立刻南下,增援各處,同時,遼主耶律洪基在中京集結部隊,準備御駕親征。
宋遼雙方很快就在桑乾河、蔚州、飛狐關和涿州等地形成了僵持。
訊息傳回東京,趙煦有些興奮,讓三省擬旨褒獎首戰告捷的將士們。
蘇過則沒有那麼樂觀,畢竟大宋之前的幾次徵遼、徵夏,都是先勝後敗。
早期能佔到優勢,是因為準備充分,而遊牧民族調兵需要時間,等兵力集結完畢,對方的騎兵優勢發揮出來,大宋一般就扛不住了。
不過打勝仗總歸是好事,潑冷水的事蘇過可幹不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