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我要去西北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章 我要去西北,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摯有個兒女親家,叫王鞏,是真宗朝時名相王旦的孫子,剛剛被言官從宿州知州的位置上彈劾下來。
王鞏,字定國,就是那個在烏臺詩案裡面被牽連最重,貶到廣西賓州的王定國。
隨他一起同去的歌伎宇文柔奴在歸來後被蘇軾問起嶺南風土,她淡然答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蘇仙為二人填下《定風波》一詞,人間琢玉郎王定國和點酥娘宇文柔奴的愛情故事便自此傳頌開來。
而蘇轍躺槍的原因在於,王鞏的宿州知州一職是他推薦的,他為什麼要推薦呢,自然是蘇軾一直覺得自己虧欠了王鞏。
眼下御史們為了攻擊劉摯,就把王鞏拿出來當工具,一看還和蘇轍有關係,更是意外之喜,順便就一起都彈劾了。
於是劉摯與蘇轍奉詔入宮,對此事進行解釋。
劉摯自然是推得一乾二淨,認為是有奸臣謀求上位而誣陷自己;
蘇轍不僅為自己辯解了,還順帶著怒斥這幫人前段時間一直造謠攻擊他哥蘇軾。
這哥倆是真的相親相愛,很多時候蘇轍都為了他哥違背自己的原則。
從宮裡出來後,按照被彈劾的慣例,兩人各自回家待罪。
劉摯在朝中有人,不少大臣又是入宮,又是上書地為他辯護,可宮中始終不置一詞。
蘇轍這邊沒人幫腔,只有蘇過上門問了一下情況,可也不敢告訴他叔劉摯的事是他捅出去的,蘇轍不過是受了池魚之殃。
宮中幾日後有了決定,派內侍到蘇轍府上,通知他第二天照常上班。
劉摯那邊則毫無動靜。
蘇過見計策奏效,趕在他叔反應過來之前,又趕回了應天府。
畢竟他才從章惇那裡回來,一進京城就立馬出了這事,蘇轍只要聯想起來,肯定知道是這大侄子從中做了手腳。
又過了兩日,太皇太后再次召見劉摯,稱他結交壞人,為自己留後路,不是忠臣所為。
還專門補了一句:“像章惇那樣的人,就算當上了宰相,他也不會高興。”
娘娘對新黨那是真的從骨子裡厭惡。
事情至此,劉摯徹底失去了宮裡的信任,只得上書請辭,朝廷立刻允其所請,外放鄆州。
相應的,蘇頌由尚書左丞升至右相。
劉摯被貶出朝,賈易等人的氣焰驟減,蘇軾裝病的日子終於到頭了。
蘇過對他爹笑道:“劉莘老一去,京城就消停多了,爹爹是願意回去還是另求一州?”
蘇軾總覺得自己兒子笑得有些詭異,問道:“我怎麼覺得你是在幸災樂禍?”
“沒有的事,”蘇過說道:“我這不是為爹爹高興嘛!”
蘇軾還是不願回去,說道:“還是外求一州的好,可萬一宮裡一定要求我回東京呢?”
“爹爹繼續拒絕就是了,”蘇過認真道:“我這次從潤州回來,沈世伯正在為他畢生所學編一部書,若朝廷不同意外放,爹爹便直接申請隱退,著書立說好了。”
蘇軾在這件事情上一如既往的猶豫,既不想負皇恩,內心又想當陶淵明,所以總想著還可以效力幾年,然後再做歸隱計劃。
蘇過見他不吭聲,只得又道:“爹爹既然不願意,那便還是先上書稱眼疾好轉,等宮裡回覆之後再看吧。”
此事說定,接下來就是蘇過的婚事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王夫人先埋怨道:“如今是客居於此,許多事情都沒法安排下去。”
蘇軾點點頭,說道:“就算外放,也得回京一趟的,這個不是問題。”
他這個級別的官員,外出當個知州,也是要與官家當面辭行的。
王夫人又道:“就算回京,宅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