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沈括的另一面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章 沈括的另一面,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杭州出來,蘇過又馬不停蹄地趕往潤州,到夢溪園拜見沈括。
沈括年過六旬,蒙朝廷恩准,得以隱居於此,專心進行《夢溪筆談》的創作。
蘇過的到來,讓這位科學家開心不已,兩人先討論了隙積數問題,即高階等差數列求和問題;
接著又對鏡面成像等問題進行了實驗,蘇過提出了光學顯微鏡的設想,沈括覺得可以嘗試;
最後是蘇過關心的鍊銅問題。
大宋錢荒的原因很多,流往國外和私自鑄器的問題蘇過暫時解決不了,私家藏匿是惡性迴圈的結果,而加大銅的產能無疑能夠稍微緩解一下這個困境。
沈括提出了膽水鍊銅之法,就是用鐵置換出膽礬裡的銅。
蘇過一聽便明白了原理,初中化學就有,鐵和硫酸銅反應可以生成銅,於是建議沈括立刻向朝廷彙報,這個法子肯定能得到朝廷的重視。
沈括笑道:“不如叔黨你去上報,我老了,不想再摻和朝廷裡的那些事。”
聞得此言,蘇過沉默下來,也許不該來打擾這位專心著書的老人,畢竟一部科學百科全書對這個時代也十分重要。
沈括看他神情,問道:“叔黨此來應該不是為了與我探討這些問題的吧?”
蘇過猶豫道:“我自杭州返回東京,路過世伯這裡,所以過來看看。”
“休要瞞我,”沈括笑道:“有事不妨直說,我也不一定就能幫上忙。”
蘇過本來是想打探當年的築城之事和西夏的情況,可剛才的鍊銅法一出,他的第一反應是讓沈括藉此功勞起復,與自己同去西北。
可看看尚未完成的巨著和頭髮花白的沈括,蘇過實在有些說不出口,笑道:“真沒事,就是世伯這書編好了,一定要讓我給您刊印出來,通行當世,流傳後世。”
沈括搖頭,說道:“別扯開話題,說吧,到底什麼事。”
蘇過只得承認了來時的初衷。
沈括一聽是永樂城的事,靜坐了許久沒有吭聲。
往事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當年王安石變法,沈括作為重要一員,一路升至翰林學士、權三司使,就是中央最高的財政長官,號稱“計相”。
之後便是王安石的第一次罷相,沈括在此期間提出了差僱並行的役法。
本來這也沒什麼,但問題是王安石一走他便修改新法內容,自然引來了很多非議。
後來王安石復相,沈括自然遭殃,拗相公對他的評價是“沈括壬人,不可親近”。
壬人就是小人,只這一句話便讓沈括萬劫不復。
當時還只是新黨打手的蔡確瘋狂輸出,最終沈括被降職外放。
然而這還不是終點,沈括後來改知延州,對西夏屢立戰功,奪回數座兵寨,因軍功重新升為龍圖閣學士。
元豐五年,沈括與種諤提出要在橫山築城,佔據地理優勢威懾西夏。
朝廷同意了,卻另派給事中徐禧前來負責此事。
徐禧拒絕了沈括和種諤的建議,選擇在永樂埭築城。
十四日後,永樂城完工,西夏出兵三十萬來攻。
沈括救援被阻,後放棄永樂而支援綏德;種諤則乾脆以守延州為名拒絕出兵。
最終永樂城失陷,徐禧等兩百多名將官殉國,損兵萬餘人,民夫以十萬計。
神宗皇帝半夜得到慘敗的訊息,起床繞行,整晚沒睡,第二日早朝當著群臣的面痛哭,悔之不及。
整件事裡,沈括的問題其實不大,他提議築城,朝廷同意卻又委派他人,築城地也沒有聽取他的意見;永樂城被圍他也去救了,只是沒成功,但保住了綏德。
可最後他的處罰比不去救援的種諤還重,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