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過向章楶提出,想和獻俘的隊伍一起返回東京。
章楶沒怎麼猶豫便答應下來,他也想借蘇過回去傳話,為西北爭取更積極的防守策略。
總不能打完一場勝仗,還要龜縮防守、對西夏進行歲賜吧?
朝廷為了太平,給錢的事一般答應得很爽快,可邊軍血戰一場,自然希望能有更好的結果。
防線上,如果朝廷能允許西北在橫山築城,那是最好了,若不能,至少不能讓西夏人繼續佔據橫山。
蘇過聽了這個要求,覺得還是太保守了,說道:“應該要求朝廷在談判時,讓夏人放棄對青唐阿里骨的支援。”
青唐名義上臣屬於大宋,其實是獨立政權,而且多年來一直與西夏聯手進犯大宋西北邊境。
最關鍵的是,西夏暫時打不下來,取了青唐城可以藉此恢復通往西域的商路,也就是後世熟知的絲綢之路南線。
章楶驚訝於蘇過的想法,問道:“你覺得朝廷會同意出兵青唐?”
“西夏這邊是僵局,有遼人在旁,朝廷只會和談,”蘇過笑道:“可青唐不一樣,阿里骨做著我朝的官,卻給夏人當打手,出兵討伐這事,道理上是說得通的。”
章楶搖頭,說道:“朝廷不會同意。”
畢竟朝廷就不是講道理的地方。
“總要試試,”蘇過分析道:“鬼章被俘後,阿里骨勢力大不如前,取之不難,此為其一;夏人新敗,不會為了青唐再次與我朝開戰,此為其二;打通商路,恢復與西域各國的通商往來,可為朝廷增加收入,此為其三;佔領青塘後,可進一步壓縮党項人的生存空間,此為其四。”
章楶認同這些分析,可對朝廷沒有信心,嘆道:“朝廷未必不知道這些,可就是不願動兵。”
蘇過笑道:“官家要成親了,朝中總該有一番新氣象。”
章楶思考了下他這話,也笑道:“你真是和子厚一樣的心思。”
遠在杭州的章惇躺著也中槍,不過這話也說明了章家兄弟是有聯絡的。
這個話題就不便展開了,兩人默契地結束交流,蘇過準備回京。
說是獻俘,其實也就挑幾個領頭的代表下,剩下的都留在環慶路服苦役,看看小梁太后後面會出什麼價將他們領回去。
蘇過有心擴大宣傳,所以雖然有點趕時間,也不忘記經過每座城池時大張旗鼓,帶著幾個西夏頭目和國母儀仗招搖過市。
野外匆忙趕路,進城晃晃悠悠,花了近一個月,總算在三月底到了東京城外。
朝廷已派人前來交接,剩下的獻俘儀式就沒有蘇過的事了。
不過事先得到蘇過書信的高俅,帶著手下的閒漢們早早地就候在了城門外,從蘇過的隊伍到達開始,就瘋狂地歡呼起來。
當然不是為蘇過歡呼了,他還沒那麼不要臉,是為大宋的勝利歡呼。
普通百姓的價值觀相對正常,贏了就是贏了,不像士大夫階層,贏了也怕,怕敵人報復。
蘇過朝人群中的熟悉面孔使了個眼色,先跟著隊伍進城交差去了。
等移交完成,蘇過先來到東府,蘇轍早已等候多時,聽他將整場戰爭的經過詳細地講了一遍。
蘇過總結道:“如果幾路邊軍都能按章經略的這套辦法來,再伺機於橫山築城,夏人便不再是威脅了。”
蘇轍沉思許久,說道:“可以商量,但築城一事有些為難,畢竟永樂城之敗歷歷在目。”
“還有一事,”蘇過也想先徵求下蘇轍的意見,問道:“後面的會談中,要求夏人與阿里骨劃清界限,我們趁機收復青唐,叔父以為可行嗎?”
說著又將好處與蘇轍分析了一遍。
蘇轍這次想得更久,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