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章 樹梢掛蛇和石壓蛤蟆,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到家的蘇過開始提筆苦練,決定用瘦金體寫個商號名,能不能阻止大藝術家趙佶繼位目前還不好說,那就先把他的標誌性書法給搶了。

走他的路,讓他無路可走。

蘇軾看他難得在家習字,也來了興趣,湊近一看,有點迷糊,問道:“你這是寫的什麼?”

蘇過在家裡寫字,本來就是為了得到蘇大神的指點,蘇黃米蔡四大家,三個都是自己人, 要弄出一套瘦金體,也不是什麼難事。

見蘇軾問及,他忙答道:“我自己最近在研究的一套字型,爹爹覺得如何?”

“不怎麼樣,”蘇軾看出來了,不爽道:“難道我的字不如他黃魯直嗎?你幹嘛非得學他的。”

蘇軾這好勝心一如既往的強,蘇過偷笑,想起一段趣事來。

黃魯直便是黃庭堅,蘇軾曾笑他的字筆畫瘦長,如樹梢掛蛇,黃庭堅不甘示弱,回應蘇軾的字肥扁樸拙,如石壓蛤蟆。兩人亦師亦友,所以這個故事被傳為佳話,否則毒舌的蘇軾又得多一個仇家了。

歷史上趙佶就是先學黃庭堅,後學褚遂良和薛曜,然後取各家之長化為己用,創造出別具一格的瘦金體,所以蘇軾一看這字,第一反應就是兒子居然去學黃庭堅的字。

蘇過笑道:“爹爹不覺得我這個更像薛曜的字嗎?”

蘇軾又仔細看了看,搖頭道:“有點那個意思,不過薛曜的褚體並非一流,你也不必專門去學。”

“我是想將這幾個人的特點結合起來。”蘇過又試著寫了幾個字,請蘇軾指點。

不過這寫法終究還是與蘇軾的蛤蟆體大相徑庭,蘇軾也只能在筆意上與蘇過說了幾句,順便問道:“怎麼好端端想著獨創個字型呢?”

蘇過笑道:“近來高俅那邊生意不錯,想把店鋪整合成商號,就需要取個名字,我想著寫個獨一無二的招牌出來,也算是個噱頭。”

“盡在這些事情上花功夫,”蘇軾還是希望兒子回到正途上,勸道:“這個字型確實有點意思,不過考場或者日後的文書都不宜使用,你還是別花太多時間在上面了。”

蘇過答應了,他自然知道太過個性在哪個時代都會有非議,眼下不過是惡趣味,正規場合當然不會用瘦金體了。

黃庭堅和米芾年底都在京城,蘇過打著蘇軾的旗號都去上門拜訪了下,不過寫幾個字而已,這兩人沒有蘇軾那麼古板,都很有興趣的和蘇過探討了這種新式字型的寫法。

蔡就算了,蔡襄早已亡故,蔡京也不在京城,不管蘇黃米蔡是哪個蔡,眼下都找不到人。

不過幾天時間,蘇過便湊活著用瘦金體寫出了“稼軒”二字,拿給蘇軾看。

這個字蘇軾已經懶得評價了,反正不對他的路,他是鐘王和顏真卿的門徒,倒是名字值得一說,他笑道:“這個名好,拿去做商號可惜了,待我歸隱江南,正好換了東坡的號。”

當然是好名了,稼是莊稼,軒是小屋,辛棄疾就是在江西任職時,於上饒建了莊園,取名稼軒,自號稼軒居士。

蘇過笑道:“那可不行,這名字我已經用了,回頭讓高俅找人刻出來,各處的生意都掛上。”

“那些做買賣的地方叫什麼稼軒,沒地辱沒了這兩個字,”蘇軾還想爭取下,笑道:“不如用些豐、亨、茂、隆之類的字。”

蘇過笑著溜了,遠遠地留下話:“爹爹再說也是無用,我這就找人雕刻去。”

宮裡也派人前來交接了田莊,賜地五頃,以莊園來說算小的了,但這可是在京城北郊,緊挨著皇莊的地,地方州縣如何比得了。

蘇過美滋滋地開始幻想地主生活了,這麼大塊地,種棉花肯定是用不完的,得好好規劃下。

高俅領了命令,先差人去清空了土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