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坑人的賑災行為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章 坑人的賑災行為,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感慨道:“當初你弄這些商賈之事,我是極不贊成的,沒想到卻靠這些手段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蘇過沒有他爹那麼開心,站在他的角度,這次的做法明顯是不光彩的,他做的這些事也完全應該由朝廷來做。
“只是僥倖而已,”蘇過嘆道:“這種事情再來一次,估計沒有商人會上當了。爹爹有沒有想過,浙西的災民是得救了,可有多少外地糧商因此血本無歸?”
蘇過不是聖母,只是覺得事情本來可以更好地解決。
“五郎是說我應該高價買下那些外地糧商運來的糧食?”蘇軾問道。
蘇過搖搖頭,那怎麼可能,一旦這麼做了,在朝廷那裡根本解釋不清,萬一再被查出背後有蘇過的影子,那整個蘇家就全完了。
蘇軾也反應過來,說道:“你是在氣朝廷無作為?”
“算是吧,”不過蘇過也習慣了,說道:“那幫人就這樣了,高高在上,根本不知道百姓疾苦。”
蘇軾除了上書,沒有別的辦法,可一再上書,也會成為罪名,所以蘇過順便勸道:“爹爹也別再上書說災情的事了,您已經說得夠多了,再說也是無益。”
“災情的事確實說了多次,我可以算了,”蘇軾堅持道:“但疏通海路的事一定得做,不然浙西以後還會遭災。”
太湖其實與東海是相通的,只是入海口經常堵塞,這才導致湖水氾濫,水災頻發,蘇軾對解決這個問題信心十足,只要朝廷給錢就行。
這個事正中蘇過下懷,他就希望蘇軾能待在杭州,別去京城了。
幾個月忙下來,到了年底總算是消停些了,蘇過每日在蘇軾的指導下,準備著來年三月的禮部試。
這也是蘇過的底氣之一,有蘇仙親自開小灶,再加上自己這些年確實也沒有荒廢學業,區區一個禮部試,他其實不怎麼放在眼裡。
剩下就是慢慢準備,再打聽下誰是主考官,投其所好就是了。
這可是經驗之談,蘇家兩兄弟也是這麼過來的,想想當初歐陽修能把蘇軾的文章看成是自己學生曾鞏的,便足以說明問題。
還有個更極端的例子,有個叫劉幾的考生嘉佑二年參加貢舉,因為用詞險怪生僻被歐陽修刷了下來,嘉佑四年他捲土重來,改名劉輝,又換了文風,這次被歐陽修擢為第一。
可見考官好惡對成績的影響之大。
不過眼下主考官人選未出,但無論是誰,還能逃得出蘇仙的掌握嗎?
至於殿試,又不黜落,就更無需擔心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