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君臣之間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章 君臣之間,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遼、夏兩國負責和談的隊伍再次來到東京。
使臣都沒有變,大遼是被耶律洪基訓了一頓的耶律淳,西夏是被李乾順鼓舞到的李至忠。
大宋這邊換成了賀鑄和周邦彥的搭檔,耶律淳想必會很開心。
蘇過已經在收拾行李準備南下了,除了特命隨行的李直方和趙諗外,趙煦還委派了從雁門關回京受賞的何灌與蘇過一起南下。
此次出行,蘇過被任命為廣西經略安撫副使,何灌為安撫都監。
雖然沒有出兵大理的打算,但一旦接受了自杞和羅殿的投誠,總得領軍去新的國境線讓高泰明看看。
三國和談,開始了第一輪的交鋒。
夏遼兩國首先提出的,果然是土地一事,李至忠代表夏國國主各種誠摯地道歉,希望大宋能歸還侵佔的党項人國土。
賀鑄沒有上當,冷笑道:“李氏土地本就是我朝賜予的,如今是收回,何來歸還一說。”
李至忠針鋒相對,說道:“宋廷所賜,不過定難五州,而河西之地,乃是我朝歷任國主從吐蕃人和回鶻人手裡奪來的。”
“沒有定難之地,哪來的河西?”賀鑄搖頭道:“飲水當思源,這麼簡單的道理貴使難道不懂嗎?”
耶律淳幫腔道:“話雖如此,但夏國已經認錯投降,南朝也該寬宥一二,這才是大國之道。”
賀鑄諷刺道:“允許投降,就已經是我朝寬容大量,不然大軍早就直奔興慶府了。”
耶律淳和李至忠互相看了眼,知道這一點沒得談了,於是默契地轉移了話題。
李至忠道:“河西之地,還有我朝數十萬軍民,還望高抬貴手,讓他們歸家。”
“河西不少百姓都是從我西北邊州劫掠而去,是該歸家了,”賀鑄說道:“至於降軍,聽聞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吳都要求留在我朝,這就有點不好辦了。”
西夏太缺人口了,要回老百姓確實有點不現實,但李至忠不能接受十幾萬大軍也都沒了,忙道:“希望貴使能傳話過去,宣告國主已經下旨對投降之事不予追究,各軍統帥官復原職。”
賀鑄點頭道:“這個好說,你寫份文書,我這就差人快馬送到河西。”
也不能一下就斷了党項人的念想,總要有個拉扯的過程,才能顯出大宋的誠意。
當然,主要的目的是為河西爭取點時間,看看能不能多留些人。
第一輪的談判結束後,蘇過很快得到了通知,賀鑄幹得不錯,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入宮辭行時,趙煦問道:“此行可有把握?”
“高氏不蠢的話,應該會就此收手,”蘇過答道:“只要能保住段氏的皇位,再給投誠的幾個部落賜下金印,讓他們負責與大理的馬匹交易,這一趟就算成功了。”
“在朕面前還說假話,”趙煦說道:“卿就沒想除了高氏?”
蘇過笑著答道:“沒說假話,官家說得好像臣對段氏有私心一樣。”
對於大宋來說,段、高兩家其實區別不大,只是段氏更名正言順一點;
對於蘇過而言,一個不會一陽指的段家,只是稍微有點讓人懷念而已。
所以,段氏能保住就足夠了,大宋也有面子,但指望大宋幫忙滅掉高氏,段正淳得先拿出點誠意來。
趙煦笑道:“明白了,不見兔子不撒鷹,朕險些忘了卿曾是個精明的商人。”
蘇過眨眨眼,說道:“現在也是,市舶司的遠洋貿易、西北的西域商道和西南的滇馬交易,臣一個都沒有放過。”
趙煦知道他的意思,變法是為了富國強兵,這幾項也是一樣,點頭問道:“這次估計多久能回來?”
蘇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下,說道:“爭取春節前回來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