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河西走廊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3章 河西走廊,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說西夏這邊軟禁了小梁太后,同時遣使宋、遼兩國,表示願意接受之前的和談條件,但各地的戰事在這段時間也沒有消停。
章楶的十萬大軍攻破了應理(今寧夏中衛市)和鳴沙(今寧夏中寧縣東鳴沙州)兩座黃河邊的小城,在河西走廊和興慶府所在的河套平原中間成功紮下了兩根釘子。
肅州也在種樸的連日攻打下岌岌可危,十多萬大軍將這座土城圍了個水洩不通,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吳坐困愁城,無計可施。
出城迎戰,士氣低落的党項軍根本不是宋人和幾萬回鶻兵的對手,據城而守,大宋的攻城器械太多了,壓制得城樓上的党項人根本無法抬頭,破城只是遲早的事。
這種情況下,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吳都起了投降的心思,畢竟接二連三地棄城突圍,他倆真是受夠了。
東京這邊接到李乾順再次傳來的和談訊號,已經是四月了。
滿朝上下興奮之餘,一致要求將談判工作交給沒下限的蘇過,畢竟大宋並不想見好就收,和談是不可能和談的,不拿下河西決不收兵。
趙煦也忍不住揶揄道:“這個條件當初也是卿提出來的,如今党項人照辦了,接下來怎麼辦,自然還得卿再想想辦法。”
蘇過也不在意,為國家大計,要什麼臉面,笑道:“談判的事先不著急,既然党項人無心再戰,正該趁此機會行攻城或者勸降之事。”
許將捂臉道:“如今夏國主已經求和,我們如此做,會不會有損大國顏面?”
“都是訊息傳遞太慢,或者說是邊將貪功,隨便扯個理由就是了,”蘇過循循善誘,接著道:“造成既成事實後,難道還讓我們將血戰得到的城池拱手相讓嗎?”
一眾宰相都苦笑著搖搖頭,顯然他們的道德觀不允許他們像蘇過這麼想。
趙煦倒是能接受,奪取河西的誘惑對他來說太大了,他也沒到追求身後名的那個階段,於是說道:“那該如何做?”
蘇過笑道:“官家只需快馬將意思傳給陝西招撫司和隴右都護府,他們自然知道怎麼做。”
遠端指揮前線作戰的事,大宋可沒少做,也因此輸了不少,蘇過不願意重蹈覆轍。
將從中御,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大宋皇帝真把自己當張良了。
趙煦都沒上過戰場,因此也沒有太祖、太宗喜歡遙控指揮的臭毛病,點點頭,認同了蘇過的看法。
章楶收到訊息後,第一時間做出了調整。
他留下少量兵力看守應理和鳴沙二城,親率大軍西進,又急調熙河、秦鳳的留守軍北上,與姚雄合軍一處,共計二十萬大軍攻打西涼府。
守軍又堅持了數日,終於被轟塌了城門,自去年算起,西涼府斷斷續續已被攻打了數月,興慶府那邊已經很久沒有援軍和物資過來了,城內軍心渙散,難以為繼。
城門被破後,守軍也不再掙扎,陸續繳械投降。
章楶留姚雄看守西涼府,親率大軍前往甘肅軍司宣化府,得到訊息的種樸也直接越過了肅州城,來到宣州城外與章楶會和。
突然被近三十萬大軍兵臨城下,甘肅軍司直接沒有了抵抗的念頭,舉城投降。
尷尬的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吳本還想著待價而沽,轉瞬間,河西便只剩他們這一支孤軍和肅州這一座城,只得主動出城,向大宋請降。
章楶留種樸收拾殘局,又火速率軍南下,分兵各處鎮守。
前後不過一個月,河西走廊便徹底易手大宋。
這時,大宋同意再次和談的訊息才剛傳到遼、夏兩國。
收到西北的捷報後,趙煦興奮地在殿內走來走去,父親沒做到的事,他做到了。
宰執們也是喜形於色,與西夏交戰數十年,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