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2章 走投無路的西夏,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北的戰事再次開啟後,党項人很快又陷入了被動防守的局面。

國土被沙漠和戈壁分割的西夏,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反擊,只能各自為戰。

在蘇過的建議下,大宋同時向遼國和西州回鶻派出了使臣。

對契丹人,說的是党項人不尊王化,所以朝廷才出兵教訓,這是大宋的內部事,希望北朝不要橫加干預;

對回鶻人,說的是除惡務盡,希望回鶻人派兵支援河西,參加對党項人的進攻。

兩邊的回應都有點慢,直到大宋再次攻破瓜州城後,才得到回覆。

契丹人的意思,是党項人縱然不對,但遼夏為翁婿關係,不可能見死不救,若大宋還不收手,契丹軍將重新發起進攻;

回鶻人則派出兩萬人的騎兵隊伍到沙州,供隴右調遣,同時遣使團朝貢,獻上白布(棉布)、貂皮、各式玉器和龜茲的念珠、佛骨等物。

朝堂之上,章惇已經回來,河東路的防禦交由范仲淹幼子範純粹接手。

趙煦對西北的攻勢表示滿意,但仍擔心契丹人,說道:“北朝反覆,河北的佈防還需謹慎。”

章惇答道:“河東和河北兩路均已扼守要道,可再敕令各邊州軍加強巡視,重申守住即為大功。”

“可以,”趙煦說道:“北朝才是心腹大患,河北若是有兵力不足或者物資短缺的情況,責令各州路儘快上奏。”

眾人齊聲稱是。

蘇過出列奏道:“可再次遣使北朝,表明夏國母怨恨我國,只要她在位一日,邊境便不得安寧,我朝出兵討伐實為無奈之舉。”

這說辭連章惇都聽不下去,說道:“如今戰火重燃,再談這些還有何益。”

“北朝眼下還沒有參戰,”蘇過回道:“若是他們還願斡旋,這總是個不錯的理由。”

趙煦和蘇過相對默契些,說道:“卿是想契丹人介入黨項皇族之事,不管結果如何,對我們都只有好處。”

“官家說的是,”蘇過笑道:“不管夏國母是否退位,都會對党項人計程車氣造成影響,而能讓我國前線將士少一點傷亡的事,多做點總是好的。”

趙煦贊同道:“那便這麼辦,三省即刻選擇合適的人選報上來,儘快出發。”

章惇作為代表答應下來。

河西這邊,仁多保忠率領十萬從伊州退回的大軍進駐瓜州城後,發現宋軍將城樓破壞得不像個樣子,城內的糧草也短缺,根本容不下這麼多人。

整個河西被宋軍封鎖後,糧草物資都出現了問題,臨近的肅州城內的嵬名阿吳也表示愛莫能助,仁多保忠只能分兵甘肅軍司。

開春之後的進攻,種樸和王舜臣各率騎兵隊伍沿河西走廊掃蕩,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二人根本無懼與西夏軍野戰。

瓜州城內的守軍幾次出城作戰,都被宋軍的強弩和包抄的回紇騎兵打散,在沒有守城器械的情況下,仁多保忠只得率部突圍,將殘破不堪的瓜州城扔給了宋軍。

種樸佔領瓜州後,只是稍作停留,便繼續東進,率部抵達肅州。

不久又得兩萬回鶻騎兵相助,兵鋒更盛。

西涼府這邊,姚雄的大軍也是連日攻打,這個時候,國力上的差距盡顯無疑。

党項人軍隊折損其實並不多,但各種物資無法轉運,各處連基本的守城消耗都負擔不起了。

偏偏在這個時候,遼國還派來使臣,譴責小梁太后誤國,責令她讓夏主李乾順親政,儘快結束這場戰事。

西夏皇宮內,小梁太后,李乾順和党項貴族們都在。

小梁太后說道:“宋人用心險惡,眼下戰事不斷,興慶府一旦有變,軍心勢必大亂。”

和談失敗後,回國不久的李至忠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