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契丹人加入戰局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5章 契丹人加入戰局,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煦坐回位置上,突然鬆懈下來,低聲道:“要是爹爹,會作何選擇呢?”
其實遼使最後一次來爭取議和時,朝中大臣也是有些期待的,畢竟到目前為止,大宋是勝利的一方,見好就收也不算錯。
蘇過堅定道:“先帝當年功敗垂成,以此為恨,肯定是不希望看到官家半途而廢的。”
與夏、遼兩國同時開戰,趙煦被壓得有些喘不過氣來,苦笑道:“籌備許久,臨到這個時候還是難免不安。”
蘇過點點頭,安慰道:“官家還是要多加保重,戰事不是短期內能結束的。”
這種四國間的多線戰役,哪怕一路有所突破,也不足以制勝,完全是國力的比拼。
接下來,除了軍器加緊供應外,禦寒的衣物也得加緊運送到軍中了。
自朝廷大面積推廣棉花以來,大宋在這方面總算是有了保障,棉服得以在軍中快速普及,再不用眼饞對面穿著裘衣的遊牧民族了。
趙煦端坐起來,說道:“卿說的是,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一刻也不能鬆懈。”
這年八月,瓜州城被攻破,党項人退守肅州。
其他各地,雙方則形成了均勢,西夏在收縮防守後,區域性兵力已經在宋軍之上,西北五路在章楶的號令下,稍作後撤,先鞏固佔領的西夏城池。
大宋北境這邊,府州是老戰區了,各軍據守在城寨之中,契丹人根本佔不到便宜。
中路的雁門關也是契丹人的傷心地,當年遼人在太宗滅了北漢之後,於次年遣大軍進攻雁門,當時潘美在代州正面迎戰,楊業則抄小路施展斬首戰術,最終大破遼軍。
呂惠卿派軍守住各處要塞,契丹人也是無機可乘。
保州這邊,張叔夜出其不意,繞道北上,偷襲了進攻保州城的遼軍,之後又退回定州境內。
這還是當年章楶對付党項人的那一套,步兵守城,騎兵在外策應,讓敵軍不得專心攻城。
總的來說,各地戰事都陷入僵局,大宋搶得先機,攻佔了西夏數城,而契丹人在大宋的嚴防死守下,並不願意付出較大代價進行攻城。
整個發展基本都在大宋朝廷的預計之中,接下來的計劃,則是南北夾擊,繼續搶奪河西走廊,將西夏死死地壓縮在河套平原之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