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章 宋朝加特林王舜臣,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種樸率萬騎穿越大斗拔谷,在甘州城外小挫党項軍的訊息,立馬被送至章楶處。

章楶這才一一下令,命姚雄的蘭州軍北上,攻擊西夏的卓囉和南軍司,然後向西涼府(涼州,今武威市)進發,阻斷河西走廊;

命折克行的延安軍過橫山,攻擊西夏的銀州(今榆林米脂一帶),再沿無定河西進,攻擊夏州(今內蒙古烏審旗白城子附近);

章楶自領大軍沿葫蘆河谷北上,攻擊韋州,兵鋒直指西平府(靈州,今寧夏吳忠市)。

一個個緊急軍報傳至興慶府,這下小梁太后有些急了。

剛剛派出的援軍被阻截在外,宋人又三路來襲,硬生生將西夏國土分割為數段。

西域的仁多保忠駐紮在伊州,與西州回鶻的大軍對峙;

河西走廊的最西邊,則是被王舜臣帶領宋軍和黃頭回紇的部隊看住的沙州城;

河西走廊的中段甘肅軍司,有隱藏在祁連山中、伺機而動的種樸;

河西走廊的東段西涼府外,則是姚雄的六萬大軍;

折克行攻擊的區域,則是西夏人的龍興之地,定難五州,雖然西夏自稱“邦泥定國”或“大白高國”,但宋人和遼人一般都稱其為夏,源頭就是這個夏州;

至於章楶這一路,則是直搗西平府。

西平府是興慶府的南大門,當年神宗伐夏,便是要求五路大軍在靈州城外集結。

所以小梁太后也不敢大意,帶著夏帝李乾順和大軍進駐西平府,並向兩側佈防,先保證都城兩翼的安全。

西平府和西涼府之間,是騰格裡沙漠,興慶府和夏州的中間,則是毛烏素沙漠,所以宋軍的這幾路大軍,已經基本實現了對西夏人員密集區的全覆蓋。

東京城內,蘇過加緊了對河北的軍器增援。

西北的戰事已經開啟,接下來的變數就在於契丹人那邊了。

朝中的情況,在範純仁和蘇軾的免職後,也暫時統一了思路,加之戰事已經開始,再行反對毫無意義。

大遼這邊,得到了宋夏開戰的訊息後,西京大同府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南)立馬開始兵力動員,向宋遼邊境進發,等待進一步的行動指令。

大戰開啟後,東路宋軍的進展最為順利,連下銀州和石州祥佑軍司,大軍圍困夏州城。

姚雄的蘭州軍,也攻克了卓囉和南軍司,兵臨西涼府城下。

反倒是章楶的大軍,在擋在了韋州靜塞軍司,不得寸進。

党項人在被宋軍隔斷後,只得放棄了部分小城,將大軍集結在數座軍事要塞上,宋軍三路大軍掃蕩了一圈,都進入了攻城模式。

東邊的戰事陷入焦灼後,王舜臣這邊開始對沙州城展開進攻。

他親率宋軍帶著投石機和火炮來到城下,對著沙州城樓開始了瘋狂輸出,回紇人的騎兵隊伍則在宋軍周圍遊曳,防止党項人的偷襲。

在遠端火力方面,夏人完全不是對手,圍困城中的嵬名阿吳一時間攻守兩難。

守肯定是守不住的,以宋軍的火力,簡陋的沙州城牆遲早被砸垮。

但是出城進攻的話,宋軍有強弩壓陣,又有回紇騎兵從旁策應,估計沙州守軍還沒擺開陣勢就被殲滅於城樓之下。

危急之時,瓜州援軍及時到來,與回紇騎兵展開大戰。

嵬名阿吳見狀大喜,立即組織守軍,準備出城衝陣。

王舜臣絲毫不亂,讓盾牌兵出陣,長槍兵稍後,再中間則依次是弩手,弓箭手,將投石機和火炮圍在正中。

安排好軍陣後,他張弓搭箭,端坐於馬上,目視著城門方向。

不多時,城門開啟,一將帶著騎兵衝出。

王舜臣大喊道:“且看我在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