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章 郊祭的風波,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十月末,青唐城圍困已久,外無援兵,城樓都被宋軍的火器給燒了個七七八八。

阿里骨無奈,只得出城投降。

姚雄自然不敢託大,受降青唐之主這種事可不是他能做的,趕緊派人好生看護,即刻送往東京。

宋軍入城後,張榜安撫百姓,除將原來的守軍遣散出城,防務由宋人接手外,其它一切照舊。

各國的商隊往來,農牧之事,遵循舊制。

在朝廷新的旨意下來前,姚雄在青唐,宗澤在邈川,專心修築堡寨,同時騎兵四出,清剿頑固分子和趁火打劫者。

訊息很快傳到東京,朝廷大喜,一邊下旨褒獎前線將士,一邊通知遼國和西夏的使臣,表示青唐已另立新主,阿里骨不日將來京請罪。

兩國使臣拒不接受,外交方面繼續扯皮。

蘇過收到宗澤的來信,也十分開心,憑此功勞,宗澤便能在青唐站穩腳跟,有他這樣一個文武全才在那裡,應該不會再出現歷史上青唐城得而復失的場面。

朝廷這邊,因為連續對西夏和青唐取得勝利,加之小皇帝已經大婚,將親自主持年底的郊祭儀式,所以一時間大家都忙碌起來。

事情進展順利,蘇過也給自己放假,每日去火器坊點個卯,再去軍器監和沈括討論下物理知識,剩下的時間便帶著範杜若四處溜達。

天機閣的李廌完成了蘇軾詩文集的初稿,只等忙完郊祭的蘇仙審閱之後,便可以刊印了。

在聽說蘇過準備安排高傑往西域跑一趟後,他也靜極思動,在出海和去西域之間,陷入了艱難的抉擇。

不過高伸和高傑都會在年後才出發,他還有時間考慮。

放棄了科舉入仕的念頭之後,他的人生突然變得豐富起來。

關於這一點,高俅也有同感。

以前雖說跟著蘇軾當個小史,出入翰林學士院,看著風光無限,其實就是個跑腿的,前途黯淡。

如今放眼整個東京城,誰不知道他們高家三兄弟。

大宋雖然也重農,但並不抑商,商人的地位對比前朝已有明顯改善,不然也不可能出現豪富之家榜下捉婿的事了。

蘇過帶著妻子逛遍了東京城,直到朝廷冬至祭禮的開始。

十一月十二日,官家趙煦在景靈宮行朝獻之禮。

十三日,趙煦到太廟祭祀,然後鹵簿使蘇軾攤上事了。

鹵簿是專門為帝王的重大活動服務的,蘇軾擔任的鹵簿使,就相當於是儀仗、舞樂、交通和安保等方面的負責人。

蘇軾在引導御駕進入太廟時,遇到十幾輛青、紅傘蓋的牛車與儀仗隊爭道。

一打聽,才知道是皇后和大長公主的車駕。

蘇軾對擔任儀仗使的御史中丞李之純說道:“中丞的職務是整肅政紀,此事當報與官家知曉。”

李之純不敢得罪新立的孟皇后和太皇太后的親女兒冀國大長公主,拒絕了。

蘇軾則無所畏懼,直接在車裡寫下奏疏,上交給了官家趙煦。

趙煦看過後,什麼也沒說,只是派人將奏疏送給了太皇太后,之後裝作無事發生,順利地完成了太廟祭祀。

晚上回家後,蘇過從蘇軾那裡得知了這件事,佩服道:“爹爹做得對,禮不可亂,宮中貴人怎可如此不把官家放在眼裡。”

蘇軾就是想聽聽兒子的意見,問道:“你覺得這事娘娘會怎麼處理?”

蘇過搖頭道:“娘娘不會處理相關人員,頂多下旨要求整肅儀仗隊。”

畢竟是自己的女兒和自己挑的皇后,還能怎麼處理?

蘇軾又問道:“那你覺得我應該繼續追究這件事嗎?”

蘇過怪道:“爹爹怎麼開始問我意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