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8章 宗澤的首戰和青唐的末路,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入十月,西北的戰事還在僵持之中。

青唐被吐蕃人佔據數十年,歷幾代經營,早就是堅城一座,加上不停地有部落在外騷擾,宋軍急切間也無法拿下。

宗澤駐守邈川城,安撫周邊百姓,同時保證通往前線的糧道安全。

蘇過的新式火器送到時,正好趕上他指揮的第一場戰事。

因為探子已經回報,青唐城外的吐蕃人已經在集結部隊,打算回頭攻打邈川城,截斷宋軍的歸路。

宗澤一面遣使向姚雄及後方求援,一面將運糧士兵和守軍做了防守部署,只等吐蕃人來襲。

蘇過送來的火器也第一時間運上城樓。

城牆的不少地方在宋軍的上次攻城中被破壞,還來不及修復,宗澤身著甲冑,晝夜巡視,確保每一處都有專人看守。

前來攻打邈川的吐蕃軍士大概在萬人上下,應該是青唐之外的所有部落都過來了。

此時的邈川城內,所有士兵加起來才千餘人。

雖說宗澤有招募當地人入伍的打算,可眼下這個時機不對,守城便只能靠這一千多宋人了,還得分出一部分人防備城內的居民暴動,響應外面的敵軍攻城。

好在吐蕃人也是倉促而來,沒有時間準備足夠的攻城器械,打算靠少量雲梯和衝車強攻。

畢竟城還是破的,守軍數量也不夠,只要能開啟一道缺口,破城易如反掌。

宗澤看到吐蕃士兵開始列隊向前,不禁熱血沸騰起來,摘下頭盔拿在手上,在城頭來回走動,指揮守城將士找好位置,等候他的指令。

吐蕃士兵人數雖多,但在宋軍的弓弩下面,根本討不到好,臨時準備的雲梯和衝車也禁不住宋軍火箭的齊射。

軍器監的工匠上前請戰,要求展示新火器的威力,將吐蕃人一舉打退。

宗澤拒絕了,眼下城池並無危險,僵持的局面很符合他的設想。

到了攻城的第三日,遠處大地震動,宋軍的騎兵前來支援,宗澤這才同意火器登場,將城下的吐蕃人炸得血肉橫飛,慌忙後撤。

同時宗澤下令開啟城門,派出城裡待命已久的一支幾百人的騎兵隊伍,加入城外的剿殺,驚慌失措的吐蕃人被殺得四處逃竄,死傷過半,餘者要麼投降,要麼遠遁。

此一戰過後,隴右之地再無吐蕃援軍,青唐已成孤城。

大戰結束之後,宗澤這才給蘇過回信,感謝他的火器支援,同時表示對朝廷來人會做好相應的準備。

邈川城下的戰事結束後,西夏和遼向大宋抗議的使臣也終於趕到了東京城。

青唐夾縫求生,向大宋稱臣,又求娶了遼、西夏和回鶻的公主,打得一手好算盤,不過自身實力還是太弱,還沒等到這幾國的援助,就已經被大宋打殘了。

宋廷這次的反應很平淡,畢竟打的決定都做出了,總不可能因為契丹人和党項人抗議兩句就退兵。

執政們與宮中商議後,安排樞密院和國信司的官員與兩國使臣進行交涉,無非就是圍繞著青唐本就是大宋領土,和討伐只是針對阿里骨個人之類的託詞。

遼國其實不是很在意,只是見不得大宋好,例行抗議一番,看看能不能撈到點什麼;

西夏則是真緊張,畢竟就在家門口,不過才在環州輸了一場,小梁太后先得鎮壓了國內的反抗勢力,尤其是收拾她哥粱乙逋,暫時也無力派軍支援青唐。

大宋的執政們精準地預判了兩國的態度,所以官員們沉著冷靜地耍起了嘴皮子,在這方面,契丹人和党項人根本不是漢人對手。

蘇過又開始勤快地往東府跑。

邈川城下的戰報傳回後,朝廷果然任命劉奉世為隴右都護使,前往青唐負責善後事宜。

不過蘇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