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強兵比富國還難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0章 強兵比富國還難,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党項人如今已轉入防守,西北五路的兵力可以部分轉到京畿或者河北,然後兵將一起定期換防。”
“不妥,”範純仁還是出言反對:“再怎麼換防還是兵將一體。”
蘇過解釋道:“當下與太祖時已大不一樣,財權已完全歸於中央,朝廷若是仍有顧慮,可將各路的正將、副將進行輪轉,每次只輪轉其中一人,這樣保證戰力的同時,也可防止邊將擅權。”
韓忠彥點點頭,說道:“此法可行,就是太繁瑣了些,需要一個長期方略。”
“是,”蘇過介面道:“冗兵問題,肯定是要靠精兵來解決的,這樣來回撥動作戰,也可以篩掉一部分不合適計程車卒。”
只有上了戰場,才知道哪些人適合當兵,太祖留下的選拔禁軍標準終歸只是針對身體素質。
眾人暫且同意,蘇過接著說下一條。
第四條是保馬法,之前已經說過了,就是讓民戶養馬的政策。
大宋在西進之後,佔據了隴右,便已經有了養馬地,雖然還有更好的馬場在河西,但至少比在河北或者中原等地,讓農戶們養馬要好得多。
騎兵所需的戰馬,靠農戶在圈裡是養不出來的。
這點大家都已經知道了,章惇等人也放棄了這一條,所以直接跳過。
第五條是軍器監法,這個主要是針對武器裝備的品質、數量來的。
蘇過當過軍器少監,對這一條比較有發言權,大宋的兵器製造能力並不弱,但重心都在弓弩上,簡單點說,就是沒有往騎兵和近戰方向發展。
這不是說大宋造不出好的刀槍來,而是他們更願意造守城軍械。
對於極少往外進攻的大宋來說,強弓硬弩才是主要的輸出,野戰從不是他們的第一選擇,對西夏的幾次外戰中,常規的對戰策略都是築城等西夏人來攻。
當然,在戰馬不足的情況下,這也是無奈之舉,但失了進取之心,就是等死了。
對於這一條,首先需要軍中改變兵種配比才行,不然造出鋒利的刀槍,也是放著生鏽。
所以蘇過的軍器監法看起來只是一個衙門的事,但遭到了最強烈的反對,哪怕是新黨,目標也只是教訓不聽話的党項人而已,舊黨更是隻想守住現有疆域。
但加大騎兵和近戰兵種配比的做法,明顯是要主動出擊,直指契丹,這是所有宰執都不願意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