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寫在日記裡的不叫秘密
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章 寫在日記裡的不叫秘密,反清:從大明穢土轉生開始,聽風煮雨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故,在目前這種沒能力生產製造火器的前提下,對現階段的大明來說,長矛絕對是最好用,最合適的武器。
或者說,不光是現在階段的大明。
對古往今來的那些起義者來說,長矛一直都是最好用的武器。
否則的話,史書上記載農民起義時,就不會那次都有“揭竿而起,斬木為兵”這樣的字眼了。
斬木為兵的兵,說白了就是長矛。
郭大山聞言,忍不住面露喜色,開口說道。
“世子爺放心,小人明白!”
語罷,他便準備按照朱靖安的吩咐,尋摸人才,擴大大明工部的規模去了。
王順沒有離開,而是站在朱靖安身邊,有些好奇的開口詢問道。
“世子爺,殿下之前不是準備要帶兵去打武宣縣城的嗎?”
“怎麼忽然改變主意,要向金田轉進了?”
朱靖安回頭看了一眼王順,也沒有賣關子,徑直開口解釋道。
“我大明剛剛復國,國力尚弱,正是需要找個地方韜光養晦,紮實根基的時候。”
“如果現在就發兵去攻打武宣縣城,必將會導致清廷的注意力被吸引到我們身上來,這可並非是什麼明智的選擇。”
“就憑我們現在的實力,一但引起了清廷的注意力,使得清廷發兵來剿,我大明王師斷然不會是清廷大軍的對手。”
“是故,我和父親商議之後決定,準備要先率領大軍,前往金田鎮附近的雙髻山,紫荊山一帶的山區蟄伏一段時間,韜光養晦。”
“等我大明王師兵精糧足之後,再大軍出山,橫掃天下。”
朱靖安現在所求只是一個緩衝,以及練兵的時間。
普通百姓不經過訓練就要拉到戰場上去和正規軍作戰,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王順聞言之後,抱拳表示自己明白。
然後就去著手安排埋鍋造飯,準備開拔的事宜了。
而朱靖安則是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從床底下找到自己之前寫的日記,點燃燭火,將日記付之一炬。
看著那個日記燃起熊熊火光,被燒成了灰,他又上去踩了幾腳。
直到確保再不能從灰燼中看出什麼字樣來,朱靖安這才送了口氣。
朱靖安承認,之前寫日記的事情是他自己腦抽了,竟然幹出了把秘密寫到了日記本里的蠢事。
寫在日記本里的那還能叫秘密嗎?
是故,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朱靖安果斷作出了決定,將自己之前寫的日記付之一炬。
絕不留下任何的隱患。
幸而現在還不遲,他的日記肯定沒別人看到過,及時處理掉也就是了。
……
朱家莊上空飄起了炊煙。
空氣中滿是米粥以及燉肉的香味。
莊子上的那些個雞鴨豬羊被一口氣殺了大半,準備燉成肉湯,分給莊子上的莊戶們食用。
只是,聞著空氣中那誘人的米香和肉香,看著那白花花的米飯以及油汪汪的燉肉,朱家莊的莊戶一個個都是愁眉不展,臉上滿是憂愁之色。
因為他們都知道,朱老爺家的肉可不是那麼好吃的。
他們現在已經上了朱老爺家的賊船,這頓好的吃完,那就要上戰場去和朝廷大兵拼命了。
這頓飯和斷頭飯沒什麼區別。
知道自己馬上要沒命了,斷頭飯就算是再怎麼豐盛,他們也吃不出個什麼滋味來。
楊老漢佝僂著腰,端著一個海碗,碗裡是滿滿的白米飯,米飯上還澆了肉湯,一塊油汪汪的大肥肉片子靜靜的躺在白米飯上。
楊老漢說是老漢,其實他今年才三十歲,可生活的苦難,卻是已經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