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2章 霍督調兵,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六月三十日,曹丕下詔南征,兵分三路。
西路軍,令司馬懿、張合率兵四萬南下襄樊;中路軍,曹丕率曹仁、曹洪、徐晃、曹休、賈逵、滿寵、臧霸等大將,統兵十萬南征江淮;東路軍,令夏侯尚統徐州刺史呂虔,率兵三萬餘眾南征下邳。
三路兵馬約有二十萬之眾,曹丕幾齣舉國之力南征,欲踏平江淮,飲馬長江。
七月初一,曹丕從許昌出兵,順潁水直下壽春,以曹休為大將,令其東進破鍾離。
初二,曹休血誓出兵,誓要復仇,奔襲渦水險要馬頭城。
三日午時,馬頭城破,守將李巍被斬,千餘名守軍非死既逃,城中兵糧輜重皆被曹休所取。
四日早晨,鍾離守將徐盛得報,焚燒城外穀物,遣兵吏急報淮陰。
五日,曹休兵至鍾離城下,見城外護城河頗深,城池高聳,嘗試勸降徐盛。徐盛斬來使,以明守城之心。
見狀,曹休大怒,欲統兵攻城,但因缺乏攻城器械,唯有下營等候援兵。
六日,淮陰得報,全琮緊急知會霍篤、霍攸之,令其整兵備戰。
夏侯尚兵馬行至泗上,前往下邳城;司馬懿、張合匯合關中部分兵馬,從宛城出發,經新野,將至樊城。
龐統得知曹丕南下壽春,除了正常的清壁堅野外,緊急上報將軍情。
費觀的話未說完,卻見關興腳步匆匆而來,奉上來自江漢、江淮的諜報,著急說道:“大司馬,襄樊、合肥、鍾離來報,賊人從中原南下,大舉進犯我軍邊界!”
霍峻端起茶盞輕抿,笑道:“以今之形勢,旋下河南不易。但如有河南,則一戰可下河北。然下河南之前,當需先下壽春、宛城,方能兵入兗、豫。”
據王平戰報所言,漢嘉之亂指日可平!
諸葛亮逆長江而進,至重慶統轄巴蜀兵馬,而後西進至成都,欲先撫蜀中。
費觀笑道:“日後則可全心北伐,看能否如大司馬之所書之文,旋下河南,復興漢室;兵往河北,蕩平曹氏。”
而這兩篇文章的內容並未涉密,霍峻僅是將往昔高層上討論的內容,下沉到士吏群體中。畢竟在資訊不流通的社會,許多士吏對許多戰況並不熟悉,更別說正兒八經的科普了。
與此同時,曹丕經數日的行軍,其已至譙郡,帳下大軍已至淮上。
王平乘勝追擊,攻入漢嘉郡內。黃元退守漢嘉,向蠻王高定求援。高定率兵五千北上,被王平伏擊,退至嚴道間,不敢輕易北進。
江漢、江淮狼煙四起,各地諜報從前線送往武漢。
七月十二日,武漢。
自黃元反叛以來,多次襲擾蜀郡,初破臨邛,而後劫掠蜀中鄉野。王平統兵至蜀中,與黃元交戰於江原,王平以佯敗誘敵,大破黃元兵馬。
期間,諸葛亮根據蜀人的口碑,用公車徵召大量巴蜀士人至成都,如五梁、杜微等。且代天子封賞有功文武,提拔張嶷、馬忠、何祗等巴蜀俊才。
兩篇文章的發表,士吏的傳播下較快的散佈開來,讓更多的官吏愈發相信大漢能消滅曹魏。而霍峻透過三篇文章的發表,贏得不少士吏的欽佩與追捧。
涼亭中,霍峻跪坐涼蓆之上,頭插檀木簪,著儒服,靜心翻閱西土軍報。
“大司馬”
霍峻放下奏疏,淡笑說道:“孔明、子均終未負我之所託!”
“大司馬,西土三州如能平,則國無內憂!”
“什麼”
八日,蔣濟得到兵報的訊息,率丁奉、高歆、俞韶從廣陵出發,前往淮陰駐防,且將戰報送往武漢。
自《論漢》之後,霍峻再撰寫了兩篇文章,同樣是採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論調,不談天命歸屬,僅與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