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1章 煬帝揮鞭,季漢大司馬,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xshuquge
六月,洛陽。
殿臺內,曹丕與曹魏上卿坐而論道,商討出兵路線及兵馬。
“水賊受我軍矇蔽,妄想約分南北。今下之朕欲趁其不備,從洛陽起兵,率三軍之師渡淮,直取合肥如何?”
曹丕指著江淮輿圖,笑道:“賊善水而不善騎,圍合肥引賊救援,而後以重騎陷陣,或能有所得。合肥若下,淮西無屏障,繼合力聯掃淮東郡縣,則可全復江淮。”
劉曄遲疑少許,拱手說道:“陛下,合肥城郭雖小,但臨近江水,是為賊淮西之重鎮。我軍南征合肥,賊必屯兵於巢湖,以為外援。外有援軍之下,合肥久守,此當不利我軍。”
“且我軍下淮西,而淮東是為賊屯蓄兵糧之所,恐敵寇會趁機逆淮水而上,截我軍之糧。時賊援兵屯巢湖,而另遣水師從邗溝入淮,則我軍有南北受擊之危。”
“朕遣夏侯尚出青徐之兵,取下邳、東海二地,莫能遏淮東賊寇逆淮而上?”曹丕皺著眉,問道。
“陛下,賊善舟舸,非以下邳、東海為基,而以鬱洲為城。臣聞東海軍民,閒時上岸耕作,戰時乘船歸島。令夏侯將軍南征二郡,恐會受阻淮北,而賊則以舟舸斷淮,襲擾淮水糧道。”劉曄說道。
江淮分淮西、淮東,曹丕妄圖用大軍直接進攻合肥,而後令夏侯尚牽制淮東的兵馬。等他破了合肥,繼而與夏侯尚聯手,橫掃淮東諸縣。
劉放操筆而書,將曹丕的軍令透過潤色,記錄至巾帛上。
“稟陛下,鍾離城由賊將徐盛固守,其城中兵馬三千。徐盛者,為霍峻帳下勇將,素有膽氣;淮陰、盱臺由全琮、高晨坐鎮,二城合兵四、五千人。全琮者,為霍峻帳下督將,養威持重,能得軍心,高晨受其督。”
曹丕盯著輿圖上不太知名的城池,問道:“三城由何人鎮守?其城中兵馬又有多少?較合肥如何?”
說著,曹丕吩咐左右,說道:“令夏侯尚督青徐二州兵馬,從泗水而下,攻下邳,而後取東海。朕率大軍順淮水而下,先拔鍾離,而後再克淮陰,與夏侯尚合兵淮陰,屆時至江北,看能否尋機渡河!”
“稟陛下!”
曹丕踱步而思,說道:“老革劉備去世,陸遜東歸武漢。巴蜀短時之內難以出兵,當下唯有憂隴右馬超!”
跟著霍峻經歷大小征戰二十餘次,全琮因性情沉穩,顧慮周全,甲不離身,輕財好士,逐漸成長為大將。
但可惜曹丕的想法很美好,但現實很骨感。一旦他集結主力渡過淮水,進攻合肥,則南軍水師可能會逆淮而上,截斷他的軍糧,破壞他的糧道。
鍾離城雖遏水,但不如淮陰城之重。之前因徐盛守泗口有失,霍峻則讓全琮替守,而用徐盛守鍾離。
孫資根據淮泗傳來的情報,說道:“較合肥而言,三城不如合肥兵眾,鍾離遏水,鍾離控泗水。合肥由龐統固守,且有兵馬七、八千之眾,恐難以急下。”
曹丕思慮少許,笑道:“子揚果是高才,鍾離、淮陰三城不克,敵有逆江而上之危。今出兵而下淮東,如能破外城,當能席捲江淮,兵至長江。”
此番南征,曹丕志向遠大,不僅渴望收復江淮,還想趁機收回襄樊,徹底恢復曹操鼎盛時期的疆土。
全琮早年隨其父全柔為孫權效力,後二劉滅孫氏之後,全琮隨其父投降。全柔病故之後,全琮復領全柔部曲,被調入到霍峻帳下效力。
“陛下,上軍大將軍所部兵馬為防備漢中,隴右敵軍,今動關中兵馬,若賊寇趁機用兵,臣則恐關中有失。”衛臻擔憂說道。
曹丕瞥了眼劉曄,略有不滿,問道:“子揚為江淮高士,卻不知可有高見教朕?”
“諾!”
出兵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