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章 諸葛家的“點金仙術”,舍弟諸葛亮,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人都要背。
而諸葛瑾就是這麼大道至簡,只靠一條初中生的t0級別知名度常識,就把問題解決了,一點都不帶花裡胡哨的。
他淡定地指著這一潭藍水:“此處溶洞,能把山水都浸得如此碧藍,可見周邊山石中,銅礦必然不少。讓銅匠、礦工們對著這座水潭周邊的山石,仔細深挖勘探,必有所得!”
最後的臨門一腳、具體挖銅礦分揀礦石,這諸葛瑾還是不會的,他只是懂點高屋建瓴的常識。
但他的見識能讓工匠們把搜尋範圍縮小至少數百倍,那也是功德無量了,至少工匠們不用幾百座山頭一座座去試錯,直接把山頭給你定位出來,已經是極大的效率提升。
諸葛瑾也親自在附近紮營住了下來,準備稍微督導那麼十天八天的,爭取儘快見效果。
有了諸葛瑾親自坐鎮,早已把他奉為神明一般的徭役民夫、礦工、山越僱傭苦工,也是完全不敢偷懶,把工作效率拉到了最大,極為狂熱地奮發找銅。
諸葛瑾沒有過多幹涉日常勘探,他只是額外吩咐了一句:
紮營期間,不得喝這條藍水小溪的水,日常用水都要從最臨近的其他水不藍的小溪裡汲取,然後燒開放涼再喝。
對於這個要求,很多不懂銅礦的徭役苦力一開始還不理解,後來聽說‘曾青水有毒’,才趕忙收起了輕忽之心,嚴格遵照。
……
十天之後,銅礦雖然還沒大規模開採出來,但第一口礦坑總算是進入了運作。
銅匠們就在這山谷裡架設起了一座實驗性的鍊銅爐,把最初一爐銅料煉了出來,得到了數百斤比較純的銅錠。
與此同時,也有人試了用鐵換銅等貴金屬的“置換反應”生產法,這顯然是諸葛瑾根據初中化學課本上的常識教給手下工匠的。
這個方法的壞處是要浪費一些鐵,但好處是反應非常迅速,對於硫酸銅狀態的銅效果非常好,但對於黃銅礦裡的硫化銅就沒用了,適用範圍比較侷限。
不過,隨著人們越來越精確嘗試這種新方法,操作越來越純熟,工匠們很快發現了一個新的驚喜。
“這些曾青如果剛把鐵棒放進去數息便拿出來,居然能從表面刮下很薄很薄的金子!真的是金子!然後再放進去很快拿出來,還能附著上銀子!最後慢慢反應,得到的才是銅!”
這個發現,幾乎直接讓所有人都血衝腦殼,狂熱得不行。
本來是來開銅礦的,居然還有伴生金銀!
所有人中,唯有諸葛瑾對此毫不意外。
德興銅礦,本來就擁有後世全國15%的銅產儲量,還有全國8%的銀和12%的黃金儲量。作為一座高品位的硫化銅黃銅礦,伴生金銀是很正常的。
而且如果用傳統冶煉法,伴生金銀比較難分離,如果是用置換法,因為金最惰性,銀也比銅惰性,所以很容易分時間置換。
(注:其實還可以先把銀棒插進溶液裡,這樣只會置換出比銀更惰性的,也就只有金。然後再把銅棒插進溶液,只會置換出銀。最後把鐵棒插進去,置換出銅。)
諸葛瑾眼下倒也不指望置換法這點產量,但置換法的視覺衝擊力卻是最強的。
那幾乎瞬間變色的鐵棒,表面金光燦燦,全部看在了那些山越部族的僱傭苦工眼裡。
幾天之後,諸葛瑾表示不需要再僱傭嚮導了,銅礦已經找到了,給足了這些山越嚮導工錢,然後把他們遣散回各自的部落。
只留下了一部分苦工,繼續負責把這條樂安河上游小溪一路上的險灘礁石處理掉,再把兩旁山谷的崎嶇道路平整一下,便於將來直接水運開船到礦山腳下,把巨量的銅礦石運走。
水運的成本終究還是比陸運便宜幾十倍,何況要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