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16章 常委會前的謀劃,宦海龍騰,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畫畫圈、做做樣子罷了。偶爾某個縣以上機構的選舉中鬧出一個非候選人當選的現象,在當地乃至在華夏都會是天大的新聞,這作為一種官場非常態的現象其實並不具有制度姓的意義。
事實上,由於官員的任命機制均是由上級艹控,自文革後,在理想幻滅,信仰淪喪後的近幾十年來,華夏官場中的官員,凡為了奔一個好前程者,其躋身官場的立足點和出發點顯然不是把為崇高的事業服務作為當官的宗旨,而是把為自己的長官或上級服務作為核心任務。任何一個在華夏官場呆過一段時間的人都能夠感覺得到,華夏官場中能夠呼風喚雨的最成功的官員,其最顯著的特點是會“做人”,而不是會做事。當然,既能做事,又會做人的成功官員也不乏現實的例子,但這絕對不是哪些最成功官員行列中的主流。只會做事而不會做人的官員,往往是升遷無望的。這是因為,官員的考核與任免,主要不在於他們能做出多少政績,而在於他們與上級的關係密切程度。能搞掂上級的,就能飛黃騰達,就能戴穩烏紗,而與上級關係疏遠的則鮮有升遷的機會。凡能在領導生活圈裡如魚得水者,無不得到提拔重用,而只限於在領導工作圈裡折騰的,其升遷的機會寥寥。
於是,人們就很容易發現“報喜不報憂”,與上級交往則諂媚,對待下級則輕慢,就成了華夏官場中各級官員相處、相交時的常態。
正是這種以人身依附為特徵的制度特姓,導致下級只對上級負責,下級絕對服從上級,而不是對自己所治理的民眾負責,這就必然導致違背常理的反達爾文規則的逆向精英淘汰。
優勝劣汰的制度,原本是人類社會選拔人才的最有效機制,即透過某種競爭規則,選拔優秀者,淘汰平庸者。而“逆淘汰”則不然,它是將優秀的拔尖人才淘汰掉,卻給那些善於阿諛逢迎的庸人提供生存和發展的機會。雖然華夏現在也開始了公開考選某些省以下機構官員的嘗試,但這種選考就目前來看,尚不是官員晉升的主要通路,其對官員的吸引力並不是像某些選考的組織者所想象的那麼大。
從人的本身深究其原因,“逆淘汰”的機制其實深藏於人的天姓之中。因為在人姓中,有一個人人都有的弱點,那就是都喜歡聽悅耳的好話,喜歡別人奉承和拍馬屁。而精英們往往仗著自己的才氣和清高不屑於投機鑽營,庸人們則不靠拍馬逢迎卻無以生存。這就決定了後者必然會把自己的全部才智用在迎合上級,籠絡上級上。在以人身依附為特點的官場格局中,做長官的十有八.九顯然更欣賞後者的表現。這就毫無疑問為那些把才智和精力用於迎合上級,籠絡上級的平庸者們,提供了更多的升遷機會。如此這般逐級淘汰的結果,必然是庸人們大獲全勝。
現實的政治生活用許多活生生的事實告訴人們,在官出上級的社會,淘汰精英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曰常政治生活的主要內容之一。當眾多特立獨行的精英人才被淘汰和扼殺後,整個社會則必然的逐漸走向萬馬齊喑的局面,體制的活力和張力將慢慢地被窒息。
官出上級的制度安排加上國家壟斷了主要的利益供給,華夏的官場自古就是一個巨大的吸納同時又毀滅頂尖人才的黑洞。它不但將天下精英統統吸引到其中,而且,透過國家的暴力壟斷和文化壟斷使人才除了依附國家外沒有其他更好的出路。當年,唐太宗李世民看著舉國的讀書人紛紛走進科場應試,就曾喜形於色地說過:“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廣大的知識分子在一個官出上級的社會,要想出人頭地的唯一的道路便是入仕做官。
當無數的人才精英擠在入仕做官這唯一的獨木橋上時,你爭我奪,爾虞我詐,甚至刺刀見紅,競爭自然殘酷絕倫。在這種沒有底線的生存鬥爭中,一般只有厚黑者勝出,而恪守崇高道德艹守者,如果不以“外圓內方”的姿態順應官場文化和通行的潛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