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33章 電信和醫藥,宦海龍騰,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牛打屁。
“我見過一位蕭市長在中央黨校中青班時的同窗,這位官員——哦,這位公僕——他告訴我說,蕭市長是一位博學多才,對許多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的問題都有深刻理解的年輕官員。我對蕭市長在朗柳做出的成績,也是格外欽佩,所以今天不揣冒昧,前來與蕭市長探討一些關於電信行業的問題,不知道蕭市長能不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點時間,滿足我的好奇?”
蕭宸笑道:“一,我現在並不是很忙;二,我對李主席想問我的問題十分好奇……說到電信行業,李主席你才是專家中的專家,我縱然略有了解,又哪裡及得上李主席的認識?當然,李主席若真想知道一些我的淺見陋識,我自當有一說一,不吝多言。”
李可哲就笑得更開心了,點點頭,忽然問:“不知道蕭市長對於我們國家電信事業的發展史可有了解?”
蕭宸心裡微微有些意外,但還是略微點了點頭:“49年革命勝利之後的情況,我略有所知。”
李可哲笑了笑,道:“1949年華夏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迅速地建設和恢復了京城至全國各主要城市的長途電信線路。1952年開始在全國主要幹線上開通12路載波電話,60年代開始建設60路對稱電纜載波系統1976年初開通了由京城到東方和臨安之間的中同軸電纜1800路載波系統。1975年建成600路及960路微波接力通訊,線路長達1.4萬公里,通達全國19個省會和自治區首府,擔負了電話、電報通訊、報紙傳真和電視、廣播節目的傳送任務。70年代後期,開始研製光纖通訊系統,並在市內電話局間中繼線路上試用。隨著電信建設的發展,社會對通訊的需求曰益增加,各項電信業務和通訊能力有了相應的增長。
隨著市內電話和長途通訊網的建設發展,1976年在京城、臨京、東方等八個城市之間開放長途電話自動撥號業務,到1983年底發展到26個省會城市及50個專區市之間開放長途電話全自動或半自動撥號業務。市內電話自動交換的比重逐步擴大,在1983年底全國262.2萬門市話交換機裝置中,自動電話交換機已佔75.17%。公眾電報通訊已在東方、穗仙等5個城市裝置了電子計算機控制的自動轉報裝置。透過自動轉報裝置交換的電報數量佔這5個城市總交換量的79.9%。在國際通訊方面,已從短波無線電通訊為主轉變為衛星通訊為主,在京城、東方建設了國際衛星通訊地球站。到1983年底已與45個國家和地區開通了直達電話和直達電報電路。
1984年4月8曰華夏發射的試驗通訊衛星於4月16曰18時27分57秒定點於東經125度赤道上空,衛星上的儀器裝置工作良好。隨後,進行通話、廣播和彩色電視的傳輸試驗,圖象清晰、聲音良好。標誌著華夏通訊技術有了新的發展。
1956年在全國開放了會議電話業務,可以在京城、省會、地區、縣、公社(鄉)逐級開放,也可以由京城或省會一次開到縣(或公社)。60年代,在全國20幾個大中城市開放了相片傳真業務和13個城市的報紙傳真業務。在使用者電報業務上,從1980年的503戶已發展到1983年的1373戶。在資料通訊方面,1980年已在全國60個城市間開通了一個低速資料通訊網。1982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期間,開始使用連通20部電子計算機的中速(1200位元/秒)資料通訊網。
20世紀50年代開始,華夏創立了電子工業和電信工業,陸續設計製造出各類電信技術裝置。如電傳打字電報機、傳真機、長途和市內自動電話交換機、各種通訊電纜和載波裝置、微波接力通訊裝置、計算機控制自動轉報裝置、衛星地球站裝置、光纖通訊裝置以及各種自動測試儀表等,基本上滿足本國的需要,併為進一步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