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82章 夜宴(下),宦海龍騰,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燕定南笑著問道:“蕭市長,聽說你不喝酒?”

蕭宸笑了一笑:“這個問題,顧樂是清楚的嘛。”

酒,不僅是一種飲料,而且是一種文化。酒文化在中國千百年來相沿不衰的原因,不僅是帶給人們以口欲的滿足,而且還具備了很多其他的社會職能,充當了潤滑劑的角色,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古代的權力之爭、軍事謀略等大都與酒有著密切的關聯,比如“杯酒釋兵權”的典故。儘管歷史上也有不少因縱酒而誤國的事例,但酒文化作為政治文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皇帝賜御酒犒賞出征將士以激勵他們英勇作戰;賜酒予文官以鼓勵其秉公勤政;酒食款待異國使節以敦促兩國修好。

所以官場喝酒並不足為怪,適當喝點酒對於官員放鬆神經是有好處的,但是許多官員受到了酒精的“毒害”,而無法分清是公務姓應酬還是私人姓交往,使得酒精文化中的內容和涵義也越發的具有引申意味了。比如,現今就有民謠說:“能喝半斤喝八兩,這樣的幹部要培養;能喝一斤喝八兩,這樣的幹部要商量;能喝八兩喝一斤,這樣的幹部我放心。”有幹部稱:“領導下來視察工作,你不敬他酒,他說你不尊敬他;同事敬你酒,你不喝,他說你瞧不起他;下級敬你酒,你不喝,他說你擺領導架子,不和群眾打成一片”。於是乎,迎來送往要“以酒助興”,請客吃飯要“以酒顯赫”,結交辦事要“以酒為媒”,於是酒消費成為禮尚往來的必不可少的感情投資。

其實酒消費無非是在進行人情消費和人情投資而已。蕭老是不喝酒也不抽菸的,用他的話說:“不抽菸不喝酒可以杜絕菸酒上的禮尚往來。”但蕭老可以這樣說,是因為他有這樣的資本,蕭宸卻不能這麼說,只好講自己酒精過敏和不喜歡煙味。酒精過敏,蕭宸的確是有一點的,但沒有他平時講的那麼誇張,不至於一杯酒下肚就是滿身癢。至於煙,平時蕭宸並不抽,只有有大事要思慮的時候蕭宸才抽菸,但他實際上確實不喜歡煙味。

但酒的功能現在在華夏出現了變異,一個新的問題產生了:為何酒精在個別地方成為“考核幹部”的“標準”?

如果說西方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一種類似“一捆一捆分得很清楚的柴火”的話,而華夏人的人際關係則是類似於石子投向河裡的水波紋衍生開來的“差序格局”,是由自己——家人——親屬——朋友——熟人——陌生人等逐漸推開出去的。而官場中人情消費的目的,是將坐落於外圍水波紋上的個體透過某種手段或方式逐漸進入內圈層,也就是說,如果官場中,雙方是陌生人的話,就需要透過某種方式成為熟人;是熟人的需要晉升為朋友;是朋友的如果拉上親屬關係則更為有力了。我們知道,正像水波紋一樣,越到外圍就越沒有什麼力量,所以“強關係”體現在水波漣漪的內層,而外層的僅是“弱關係”而已,或者乾脆八竿子打不出關係來。

所以,為什麼酒精在個別地方成為“考核幹部”的“標準”呢?這是因為,人們認定能喝酒的人就擁有在酒桌中迅速複製關係的能力,越能喝則能力越強。而那些能喝者除了擁有拉關係的能力外,還具備了為領導擋酒的能力,在現代社會這種舉動已然就是“為領導兩肋插刀”了。可見,喝酒不僅拉近了與外群體的人際關係,也在一定程度上親近了內群體的關係。

在華夏官場體制內,所謂的“靠山”、“撐腰”、“走後門”、“求情”、“託人”這些問題無非都是在盡力去尋找有可利用的關係而已,而猶以“強關係”為妙。關係如何形成呢?這就需要一定的媒介和手段。

但是為何“拉關係”這樣的使命會落到“酒精”的頭上呢?這就不得不從酒本身的特點說起。關係和人情的構建需要溝通和交流,正式的溝通礙於一定的環境、時間和情境的限制,使其更具有正規和刻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詭異:我創造的怪談嚇壞幕後主神

哈伊的吉諾

開局十三副盔甲:我殺出了三百年

瑪斯指導

王爺,王妃又出去撩男人了

晚風欲醉

雙寶五歲半:總裁,你有後了

書生意趣

誰還不是個仙女

希早

八零改嫁病秧子,婆婆給我一百億

錦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