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7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太太賞臉笑了一回,到底撐不住,叫他好生送姑娘們出去。
董蒼聽了,親自替老母親擺正枕頭、掖好被角,方才轉身出來送人。
出來時,三人因方才能說的都說完了,這會兒一時半刻誰也找不出新話頭,故而都不先開口,尷尬得要命。
還是阿嫖忍不下去,想著如今董蒼便在司天監,因說起海外學者對天文氣象的見解。
「雖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可想來不管隔著多遠,終究是頭頂著一片天,一個日頭,竟很有些共通之處……」
董蒼確實喜歡這個,多年來也頗有見地,三人倒是說得有來有往。
出正院之前,阿嫖眼角的餘光忽然瞥見裡間紗簾後隱約露出一角,像是渾天儀的物件,腦中靈光一閃,脫口而出,「聖人云,天圓地方,您為何要在家中置此物呢?」
董蒼極其緩慢地眨了眨眼,抬起下巴,微微俯視著她,一言不發。
阿嫖也沒有繼續追問,只跟董娘對視一眼,飛快地交換了某個資訊,一起行禮,「不是外人,我們自己出去就好,您請留步。」
董蒼也真就不送了,站在原地,目送二人離去。
直到走出去老遠了,阿嫖還隱約能感覺到對方落在自己背上的目光,如影隨形。
轉眼到了年根,朝廷大面放假,可各地各處未必沒有突發情況,故而內閣、翰林院、太醫署等要緊的衙門,仍需要有人輪值。
以往內閣歸內閣,翰林院為翰林院,但是今年卻是個例外:
天元帝打著節省開支的旗號,把翰林院和內閣的值班室併到了一處。
輪值是一天三班倒,一天十二個時辰都要通著地龍,又有燭火照明、內外護衛什麼的,如此合併之後,確實能省一筆銀子。
但現在國庫有錢,也不至於缺這點兒,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裡面有事兒。
但具體什麼事兒,因天元帝沒解釋,眾人心中雖有猜測,卻不好追究。
無論什麼朝代,過年過節輪值都不是好活兒,可謂能者多勞、少者多勞。
內閣就不用說了,年紀第二小的候元珍都比秦放鶴大一輪有餘,自然秦放鶴第一個來,最後一個結束,值最多的班。
至於翰林院,人手可比內閣多多了,基本就是緊著新人、沒門路的倒黴蛋來。
頭一日與秦放鶴輪值的翰林叫孟有年,三十七歲,人長得老實巴交的。
這還是他頭一回如此近距離、長時間單獨接觸閣員,多少有點緊張。
秦放鶴看出他的緊張,主動笑著與他搭話,「我記得你是五十二年的探花,江西人,二老可還康健?」
孟有年確實很緊張,但秦放鶴太年輕了,保養得也好,冷不丁一瞧,簡直比自己還小幾歲時的……
如此身居高位卻溫柔和氣的人,只要稍微流露出一點善意,孟有年就很難拒絕,又驚又喜道:「您竟然還記得,下官正是天元五十二年的探花,殿試所作文章中,還曾引用過您的高論……勞您記掛,家父家母一切都好,都好。」
秦放鶴點點頭,示意他坐下說話,「大過年的,家人不在身邊,又要值夜,也是辛苦了。」
不管什麼朝代和時空,京城的房子都是個大問題,哪怕是家境中上等的外地官員,為官初期也很難合心意的落腳點。
朝廷有心貼補,專門在京城劃出兩個片區來,提供補貼,專供新科進士和在冊官員們低價租賃房屋。
但是很小,僅能供官員兩口子住,若想再撫育孩子、供養父母,根本不敢指望,所以一般都會像孟有年這樣,暫時將家眷放在老家,按時寄錢回去,由妻子和族人侍奉著,等日後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