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6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放鶴失笑,拍拍膝蓋,「我也四十二了,自然該生皺紋。」
朝中同齡的同僚都當爺爺了,當然不能跟三十年前比。
汪扶風點點頭,「你看著辦吧。」
這個年紀麼,地位穩固,收徒倒也合適。
再往前,他自己還一大攤子事兒,急需往上攀爬,顧不得許多;
再往後,年紀更大,精力上難免差些。
「多大?」汪扶風隨口問道。
秦放鶴就知道問的是那個預備役弟子,「與阿姚同年不同月,也是秀才之身,只是未免有些恃才傲物,需得多磨磨性子。」
其實十來歲能中秀才的,基本在地方上都能混個「神童」「小天才」的名頭,這廝也曾先後被地方鄉紳、官員看中,欲取為弟子,奈何都被他拒了。
人家是嫌棄弟子愚鈍,他卻覺得人家不配當他的老師,當場拒絕。
於是非常順理成章的惡了當地父母官,鄉試落第,連個孫山的邊兒也沒摸上。
他也不在意,還沒中舉呢,就巴巴兒跑來京城毛遂自薦。
「不小了,」汪扶風道,「這樣冒失可不好,他的腦袋,難不成能硬過鐵門檻?」
想做官,空有一腔熱情是不成的,還得會做人,學會做人之後,才能有機會施展抱負。
「是,」秦放鶴深以為然,「所以我叫他中了舉再來見我。」
如果連鄉試關都過不了,就證明那小子腦子缺成,縱然僥倖入了官場,早晚也會死無全屍,不如不來。
他現在太忙了,真的沒空從頭開始幫別家帶孩子。
對方能自己悟明白,自然最好,算是天生一段師徒緣;
若不能,只能說有緣無份,不收也罷。
汪扶風嗯了聲,算認同了他的做法。
師徒倆都覺得這麼個流程沒毛病:當官最要緊的是悟性。
想當年,他們不也是自己一步步走上來,才真正入了自家師父的眼麼?
師徒倆說了一回話,汪扶風又說:「今年阿姚未必回得來,你們一家三口也是孤單,不如來這裡同我們一併用年夜飯……對了,阿嫖呢?」
阿嫖正與董娘一起去董府拜祭。
董春去世時,她們不在,引為人生大憾。奈何如今雖有心彌補,到底不年不節,恐惹人生疑,倒不好貿然出城上墳,只好先來家中拜拜牌位,順便瞧瞧老太太。
下了馬車,仰頭看著熟悉的「董府」二字匾額,董娘和阿嫖俱都感慨萬千。
「花無百日紅,這匾額,只怕也掛不了多久了……」
官員所居宅院皆按品級而來,如今董春去世,他的子孫之內,官階無有能承受如此格局者,按理說應該搬走。
不過因老太太還在,身上仍有誥命,朝廷便許他們一家住到送走老太太為止。
董門內部都商量好了,回頭老太太駕鶴,秦放鶴就上書,請求將這座宅院賜給他當伯爵府,也省得落到旁人手裡,看著難受。
秦放鶴當年封伯爵時,為保低調,拒絕了另外建府的恩典,如今他也身在內閣,又有爵位,低調不低調的,本不差這點。
正好孩子們也大了,身邊跟的人、辦的事也多了,說不得日後再收徒、會友,再住原來的御賜小宅子,就有點擁擠。
也就是這幾年兩個孩子長期在外,只秦放鶴和阿芙兩個正經主子住著,倒也罷了。
可恐怕要不了多久,阿姚也要成親,正好置換……
董家二子都在,但董娘和阿嫖對那位長期在外的董家長子不大熟,又差輩分,只略寒暄幾句便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