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5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若他不同意……當然,只要天元帝同意,胡靖沒有說不的權力。
只要胡靖稍有遲疑,在這個敏感時刻都會顯得很可疑,天元帝對他的不滿也會加深。
這是一個相當漫長,至少經過幾代人之手的大坑,專等胡靖跳下來。
不跳也得跳。
甚至就算胡靖未雨綢繆,把這事兒想法子糊弄過去,迫使天元帝短時間內不提……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相信很快,翰林院那些急切渴望施展抱負的官員們就會得到訊息,知道是胡靖一手斬斷了他們提前上升的路。
阻人前程,如殺人父母,此仇不共戴天。
「我確實有心提攜你們啊,奈何……」
秦放鶴可以不擔這個美名,不攬這份功勞,但胡靖必須去做這個惡人。
也必須趕在天元帝駕崩之前,現在,就做這個惡人。
相較於天元帝的大膽狂放、銳意進取,太子沉穩持重,更偏向守成。
尤其太子本人的經歷和性格決定了他對天元帝的敬重和畏懼深入骨髓,這樣一位繼任者,幾乎不可能打破前任君主在世時既定的格局。
簡而言之:
若分權一事不趕在天元帝駕崩前辦好,那麼後續將阻力重重,希望渺茫。
內閣的存在很有必要,但權力太過集中,也容易成為滋生弊病的溫床。
如果在位的是天元帝這種個人能力突出,對國家掌控力超強的明君,倒沒什麼;可一旦君主懦弱、無成見,則主弱臣強,禍亂必生!
顯然這也是天元帝在意之處。
一國之君為人寬和是好事,但若手下大臣能力太強、野心勃勃,則物極必反。
太子尚且能夠支撐,但太子之後的人呢?
秦放鶴太年輕了……
秦放鶴說完,一直沒有抬頭,就這麼束手垂眸,安靜等待答覆,絲毫不在意來自上方的注視中,有幾分是對未來的自己的提防。
這條建議份量極大,一旦實行,則會瞬間改變朝堂格局,天元帝沒有馬上給出答覆,但也沒有駁斥。
秦放鶴就知道,妥了。
下朝後,秦放鶴照例去探望汪扶風,順嘴提了此事。
汪扶風看了他一眼,「當心傷己。」
眼下此舉針對的自然是胡靖,但秦放鶴的年紀和能力擺在這裡,升任首輔是遲早的事,等他上去,這條規則限定的就是他了。
不過確實是一條好計,無論後續胡靖作何反應,都察院都能找到由頭彈劾,勢必令他無法全身而退!
「無妨。」秦放鶴笑笑,順手掏出一封信來遞給他,「您瞧瞧這個。」
自從董春去世後,他往這邊的走動就更頻繁了。
汪扶風接過來,發現自己眼睛又壞了一點,便伸手去摸桌上的玳瑁小眼鏡,拿到手裡後,師徒倆齊齊沉默片刻。
這是董春留下的。
老爺子一共有兩幅,一副給了汪扶風,一副給了莊隱。
苗瑞眼睛好,倒用不著這個。
汪扶風微微垂眸,拇指指腹輕輕往鏡框上摩挲兩下,清了清嗓子,調整呼吸,渾似無事發生一般,戴了眼鏡,細看弟子帶來的東西。
一目十行掃過去,汪扶風就從喉中發出一道氣聲,壓下下巴,從眼鏡上方看過去,「倒像是你還是秀才時寫的,不,更稚嫩些。」
秦放鶴也是這個感覺,「投到我家門口的,我瞧著倒有兩分意思,拿來您掌掌眼。」
會試在即,滿朝文武但凡能排得上號的官員門口都或多或少被投了詩詞文章,反倒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