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白了,帝王想打,朝廷和文武百官們可打可不打,甚至大部分想要建功立業的官員也想打。
但後果對百姓而言,也是實實在在的痛。
時人論證,大多發自本身,再或由民窺官,由官及民,鮮有如此三分之時。
李先生頗覺耳目一新,在心裡反覆咀嚼一回,又問道:「那依你之見,到底該打還是不該打?」
「該打,但不可為了打而打。」秦放鶴的總結乾脆利落。
「戰爭便是一場豪賭,也如買賣,只要利潤夠高就值得。
昔日大漢之戰,遼闊我中華之疆域,震響我中原之威名,使萬國來朝來拜,四鄰予取予求,如此偉績,可震千古!然過猶不及……」
代價慘烈是真,回報豐厚也是真,若不打得一拳開,怎來後世之安定祥和?
亂世之中,敵人才不會跟你講什麼仁義道德。
「學生方才言論,皆是旁觀者清,若身處其間,只怕也……」秦放鶴嘆道。
「如果怎樣怎樣」
「換做是我怎樣怎樣」
「本該怎樣怎樣……」
可是「如果」,本身就沒有任何意義。
後人論史,誰不是馬後炮?
知道結果後上帝視角看全域性,哪個不是諸葛亮?
不過以史為鑑,僅此而已。
李先生聽罷,頗有些感慨,「你年紀雖小,行事卻沉穩,不錯,坐吧。」
又看陳嘉偉,「你對古史知得幾分?」
秦放鶴的發言調動了眾人情緒,眾學子也不禁對接下來的對話多了幾分期待,俱都扭頭望過來,饒有興致等著他回答。
陳嘉偉本就緊張,又有秦放鶴珠玉在前,越發怕丟了臉面,本能地不想落後,「學生……學生與秦兄差不多,差不多。」
陳嘉偉前後考了將近十年,雖是這幾日才入學,可在座之中也有曾與他同場競技者,聽了這話便有些好笑。
若你果然與秦兄差不多,怎得今日才考進來?
之前不入縣學,是不喜歡麼?
孔姿清更是皺眉不快。
你怎麼敢?
李先生依舊面帶笑意,彷彿未看見學生們的小表情,「可知楚霸王?」
這題我會!
陳嘉偉心頭一喜,立刻挺胸抬頭,回答鏗鏘有力,「知道!」
「那若你是楚霸王,可會烏江自刎?」
啊?陳嘉偉當場呆住。
直到此時此刻,他好像才終於意識到,恐怕日後的問題,都是書本上沒有答案的。
真正的讀書讀透了,便是如此。
若我是楚霸王,是否會自刎於烏江?
說不會,唯恐被人恥笑,說我苟延殘喘貪生怕死;
可若說會,豈非與古人一般,答與不答有何分別?一時陷入兩難。
有人最喜人前張揚,便如齊振業;
有人卻最怕人前顯露,便如陳嘉偉。
眾人的目光一層層疊加,宛若重重枷鎖捆在陳嘉偉身上,猶如負重千斤,令他額頭上漸漸浸出汗來。
說點什麼,總要說點什麼。
昔日考場答題,無人注視,陳嘉偉自然可以慢慢斟酌。但此刻眾目睽睽之下,陳嘉偉難以保持冷靜,不覺方寸大亂,腦中一片空白,憋了半日才結結巴巴道:「這個,古往今來,成大事者皆不拘小節,有韓信受胯下之辱,又有勾踐臥薪嘗膽,然成王敗寇,時也命也……」
有一名學子已然聽不下去,大聲道:「你說的這都是些什麼!」
前面說什麼忍辱負重,照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