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齊振業舀了一勺羊湯嘗鹹淡,大約覺得滋味兒不足,遺憾地搖了搖頭,又摸出一點雪花細鹽撒上去,這才滿意地點點頭,然後變戲法兒似的掏出早起被公人掰得稀碎的饃!
羊肉泡饃,得了!
齊振業美滋滋吃了一大口,滿足得不得了,旋即又開始得寸進尺地嘟囔起來,「到底不如餓達養的羊……嘶溜……」
唉,那公人掰饃的手藝不行啊!
第23章 縣試餘波
「什麼東西,簡直一塌糊塗!」
「指東說西,不知所以然……」
「辭藻麼,倒頗華麗,然渾似沒說……」
頭場已畢,考生們暫時掙得一線喘息之機,而閱卷官的磨難才剛開始。
似縣試頭場這等讀書人交了錢就能來的考試,難免魚龍混雜,水平參差不齊,周縣令只看了幾份卷子便覺頭昏眼花,多有啼笑皆非時。
今年報名的共計三百零二人,除去一人遲到,一人舞弊,另有四人被牽連,進場答卷者總共兩百九十六人。
收卷後,先糊住姓名,將卷面汙損、字跡模糊的除去,看都不必看,共有符合標準的試卷兩百九十一份。
篩選過後,才有專人將試卷重新抄錄,單看內容。
前兩道四書的題目也就罷了,總有個標杆,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一日也就過完了。
只最後一題乃是頌家國的詩,倒要好好讀一讀,故而最費工夫。
頌,就是講好話,但似周縣令這等混跡官場的,什麼溜須拍馬阿諛奉承沒見過?要求格外高些,凡見到粗淺直白的便心生膩煩,立即刷下去。
倒也有猜中主考官心思,不講頌揚,但說治國之策的,周縣令心下略略寬慰了些。
好算一個縣裡不都是蠢材。
有那等妄圖劍走偏鋒,借著寫詩的名頭大談治國的,更是把周縣令當場氣笑了。
有些人略看了兩本史書,見那歷代皆有進諫書後一戰成名的,便做起春秋大夢來,覺得他上他也行。
殊不知那些先賢腹內藏書何止千萬?當真丘壑縱橫!人家進諫上書,說的是治國良策,何曾如他們這般,只管橫挑鼻子豎挑眼。
在周縣令看來,這些人就好比指著鼻子罵到自己臉上,說他哪裡哪裡都不行。
尚未得勢便輕狂至此,來日豈非要騎到本官頭上作威作福?
這誰能忍!
天黑了,下頭伺候的人掌了燈,又煮了熱茶進來,「大人,吃口茶,歇歇再看。」
周縣令頭也不抬,抓過茶盞吃了兩口,「歇不得,明日還要核對卷面,另有排名要做,哪裡好多耽擱?」
說著,手下已飛快地揭開下一份卷子看起來。
唔,前頭四書兩道題答得都很好,淺顯直白,頗有舉重若輕之感,顯然他的水平不止如此。
難得看到好卷子,周縣令頓覺精神為之一振,似乎疲憊都消退些許,當下調整坐姿,繼續看詩。
是一首寫農事的詩,韻律齊整,典故不多,讀來只覺親切,竟好似又回到農忙時田間巡視,看著豐收的糧食堆滿糧倉的日子。
別的倒也罷了,唯獨裡頭有兩個字眼叫周縣令格外注意:豆麥。
短短八句詩,考生寫了兩年收穫,頭一年是豆子,豐收後農戶榨油賣掉,賺了好多錢,次一年改種麥子,大獲豐收,吃飽穿暖。
「豆子……麥子……這是輪作。」
周縣令贊了聲,有些欣喜。
這首詩看似寫豐收,頌揚朝廷執政有方,可實際上卻在隱晦地懇求地方官府推行輪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