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一十八章 中場,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度一點,容他們喘息片刻。
“好,諸位且起來活動活動,一炷香以後繼續。”
辯論不知不覺已經持續了很久,太學之會的與會眾人年齡普遍偏大,平均下來也得五十了,所以確實也都需要稍微休息。
“方才他們說的有點亂我怎麼沒聽明白?”
隔壁的胡漢蒼,靠著牆壁,用一口滿是廣西口音的漢語,向其他人詢問道。
實際上,剛才是好幾個人一起加入了論戰,再加上觀點都比較有深度,涉及三教關於人性論的方方面面,所以他聽不懂才是正常的。
而且,不僅是幾個人七嘴八舌地互相接話,話題的核心,也一直在不斷圍繞著主線變遷,這就給旁邊的聽眾,造成了嚴重的困擾。
呂恭這位呂宋留學生自不必說,壓根沒聽懂。
而無論是李傑還是賀段志,這兩個琉球國來的資深留學生,也都是似懂非懂的狀態,小胖子也沒好到哪裡去。
跟他們面臨同樣困擾的,就是一直沒說話,但在會場中負責記錄的楊榮和楊溥。
姜星火基於“物質一元論”的本體論觀點,延伸出來的人性論觀點,是逐個遞出的,整體而言成體系,但在辯論過程中表述比較零碎。
而楊榮和楊溥越是梳理整合,越覺得其中的道理精妙無比,堪稱幽微深邃。
第一階段。
對於理學家的理氣和心性,姜星火將理歸屬於氣,將性歸屬於心,也就是物質→規律,人心→天性。
而理學的人性論終極公式:
人心天地之性氣質之性知覺
第二階段。
姜星火認為“知覺”是屬於人體的器官性體驗,是物質的一部分。
同時,姜星火還認為,“天地之性”並不存在,人只有基於生命運動和細胞遺傳的“氣質之性”,這就相當於,把“氣質之性”也歸結為物質派生,同時“高階”的仁義理智之理是性,“低階”的聲色臭味之慾同樣是性。
由此,得出姜星火的心性論公式:
人心生命運動細胞遺傳器官知覺
天性理欲
第三階段。
姜星火認為,人心和天性都是基於物質而產生的,天性中的物慾是為了保證人類生命的正常運動、繁衍、延續,而天性中的道德則是為了端正人心。….
由此,姜星火推匯出了“理欲統一”的觀點。
――理欲統一,強調天理和人慾並非是此消彼長的關係,而是互相依存,共同構成了人的心性本身。
在這個觀點下,自然就沒有“存天理滅人慾”的道理了,更不可能存在“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說法。
楊溥看著青衫玉帶,正與孔希路一起在孔子雕像面前私語的姜星火的背影,心中不僅升起了一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覺。
“一代宗師啊”
聽了楊溥的話,楊榮先是一怔,旋即苦笑。
在參加太學之會前,他們與楊士奇苦思冥想了一夜,一同準備了許多預案、話術、技巧。
但真到了現場,他們才發現,基本都用不上。
對於大明的廟堂來說,三楊已經算是才學、能力都相當出眾的青年才俊了。
但在學術界,尤其是在參與太學之會的這些大儒面前,三楊的學術水平,還遠不夠看。
仔細數數,能來參加太學之會的辯手們,哪個是白給的?
胡儼、王允繩,這都是大明最高等級教育機構的一二把手,能在這裡教書育人,水平毋庸置疑。
高遜志、汪與立、楊敬誠、曹端,個個都是繼承學術一派的大儒,都是現在就被稱“先生”的存在,縱使達不到理學諸子的高度,在現在的時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