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3章 人心,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都很清楚,為什麼皇帝看中國師,而不是他們這些飽學之士,因為國師的施政方針,完美符合皇帝的利益取向。

漂亮話說的再多,道理在實在,剖析的後果再精確,在皇帝那裡都沒用。

朝廷缺錢,國師能在不造成百姓負擔的情況下搞錢,他們不能,就這麼簡單。

坐在龍椅上的朱棣,不在乎楊士奇們所擔心的人心啊、統治難度啊這些問題,因為朱棣是徹頭徹尾的武夫思維,他手裡刀把子夠硬,全天下都得聽他的,以實用為主,說那些亂七八糟的都沒用。

而朱高熾則相反,他沒有父皇的條件,同時也是典型的儒家思維,要的是最低成本地有效治理,而且是長期治理。

正是這種差異,才導致了他們對待姜星火的政策時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

如果理解了這種基於受教育程度和人生經歷而產生的思維方式不同,那麼對於仁宣時期,主動放棄大規模國土的“仁宣縮邊”,也就不難理解了。

至於後來堡宗的事情,堡宗當然可恨,但要是沒有朱瞻基放棄開平衛,導致北京在事實上直接成為北部國防線的一環,那麼其實這場仗是不用在土木堡這種距離首都根本沒多遠的地方打的,對此朱棣就說的很透徹“惟守開平、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則邊境可永無事矣”,而放棄開平衛等一系列前哨防線,縮地三百里,盡失龍岡灤河之險,使得苦果早已埋下,甚至不誇張的說,女真能跨過長城入寇京師,跟這個也是有關係的。

見楊先生直接被自己幹沉默了,朱瞻基縮了縮脖子,半晌才說道:“姜先生很厲害。”

“是很厲害。”

楊士奇到沒有垂頭喪氣,但是多少有些無奈。

姜星火的出現,對於三楊等人來說,就是徹頭徹尾的人生觀衝擊。

舊時代的一切學術理論、治國策略,似乎都開始失效了,而肉眼可見的是,姜星火克服了很多的困難,把變法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了起來,並且從一個勝利走向了另一個勝利。

在儒家的治理理念確實解決不了帝國那些被掩藏起來的尖銳問題,在各種制度經過三十多年演變逐漸變得僵化且死板的時候,姜星火的變法,就像是給一潭死水裡注入了新的源泉。

可對於原本在池水裡渾渾噩噩的魚兒來說,卻並非是什麼好事。

“下去看看吧。”

馬車停了下來,他們身邊有不少保護安全的人,所以倒也不用擔心。

這是一處路邊的商鋪,有不少人在排隊。

“手裡拿著這麼多寶鈔,不怕被偷嗎?”朱瞻基小聲問道。

“當然不會。”

楊士奇搖了搖頭,由於寶鈔氾濫,現在南京城裡各個地方的百姓,基本上隨身都會帶著幾張或幾十張甚至上百張的寶鈔,這玩意可以說是極其方便隨身攜帶,而且攥著反而不容易被偷。

與之相比,銅錢由於加起來沉重,必須用錢袋裝著掛在腰上,這才更容易被人一把撈走。

“窮則思變啊。”

排隊觀察了半晌,楊士奇嘆道。

明朝的市井,始終沒有宋朝那樣繁盛,這跟官府的不提倡商業發展是有極大關係的,而在此情況下,在這種貧困落魄的環境下,很多商業嗅覺敏銳的人其實缺的只是一個機會,而一旦發覺有改善機會,往往會抓住不鬆手,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也會努力去爭取和把握。

因此當寶鈔氾濫的同時,各種商業活動也越發興盛起來。

比如寶鈔兌換。

楊士奇又帶著朱瞻基走了幾家店鋪,最後拐進了一個小巷子,進了另一家店鋪。

店鋪上面掛著“劉氏錢莊”的牌匾,旁邊的小旗上,則繡著“劉氏錢業公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千年軍國

行者雷昂

庶女天下之妃同凡響

雲淺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