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3章 人心,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找不到可以拼團的鄰里親朋,只要手裡有大明寶鈔,也可以去拿著找相熟的商人或是小販,因為現在寶鈔是可以買一些平常價買不到的貨物的。

精明的商人們開始選擇只收寶鈔,這樣既可以把積壓的貨物銷售掉,又可以回籠一批寶鈔,再拿著這些寶鈔去換鹽。

而且,即使手頭的寶鈔數額不夠多,也可以整批出售,去跟別的商人做交換,也算是一條不錯的賺錢途徑。

這年代的人並不傻,反倒是聰明絕頂,既然朝廷不禁止民間私下交易,那麼他們完全可以玩出花來。

“人心日漸浮躁,真是令人擔憂。”

正值休沐,楊士奇受了朱高熾的委託,帶皇孫朱瞻基出來逛逛,見識見識民間的情況,看著眼前的一幕幕,楊士奇不由地喟嘆道。

“楊先生是怕風俗不存嗎?”朱瞻基也好奇地透過馬車簾子,看著外面的世界。

“風俗不存倒還在次要,只是此風著實不可久,一旦日子長了,恐怕百姓就不好管了。”

楊士奇一語道破真相。

在統治階層眼裡你是刁民還是良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好不好管理。

封建時代,朝廷的管理能力是相對低下的,這就要求百姓的水平也必須相對低下,但凡人心活泛,都有自己的心思,追求自己的利益,朝廷的管理難度,就會超級加倍。

“在大本堂沒讀過《商君書》嗎?”

漢代以後的儒家嘛,懂的都懂,與其說是更像先秦的儒家,不如說更像先秦的法家。

屬於是披著儒家的皮,揭開一看,裡面全是法家的核心。

而歷代王朝,教導皇子皇孫,《商君書》是必讀教材。

因為《商君書》主張強國弱民,商鞅認為能夠戰勝強敵、稱霸天下的國家,必須控制本國的百姓,使之成為弱民。除此以外,商鞅還認為國家的強勢和百姓的強勢是對立的,只有使百姓順從法律、樸實忠厚,百姓才不易結成強大的力量來對抗君主,這樣國家才會容易治理,君主的地位才會牢固。

嗯.跟西方在130年後才會問世的《君主論》基本如出一轍。

“大本堂不教《商君書》,但是父親大人教我讀過。”朱瞻基答道。

“讀過《錯法》篇和《去強》篇嗎?”

楊士奇輕聲道:“明君之使其臣也,用必出於其勞,賞必加於其功;功常明,則民競於功;為國而能使其盡力以竟以功,則兵必強矣。”

“重罰輕賞,則上愛民,民死上;重賞輕罰,則上不愛民,民不死上。興國行罰,民利且畏;行賞,民利且愛。”

這裡的意思很好理解,就連朱瞻基這種小孩子都聽懂了,說的無非就是賞罰與百姓之間的關係,加重刑罰、減輕賞賜,就是君上愛護人民,人民就肯為君上死,反之亦然。

朱瞻基很聰明,他想了想問道:“所以楊先生覺得,百姓如果自己能獲得利益,來自君上的賞罰,就失去了一半的效果?”

“不錯。”

楊士奇點點頭,說道:“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不贊同太過開放和扶持商業的原因,若是朝野上下形成風氣,那百姓心中的那顆逐利之心就會無可遏制,不僅是朝廷不好管理百姓,而且朝廷控制百姓的手段,也會失效。”

“須知道,小人畏威而不畏德,可即便是朝廷法度刑罰,也不是萬能的若是萬能的,暴秦、暴隋怎麼就亡了呢?”

朱瞻基天生聰慧,不是沒有辨識力的兒童,他對是非對錯,有著自己的判斷,所以略一思考後,說出了直擊楊士奇靈魂的話語。

“——可是這樣朝廷能有錢。”

楊士奇深吸了一口氣,告訴自己,童言無忌。

其實包括楊士奇在內的內閣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千年軍國

行者雷昂

庶女天下之妃同凡響

雲淺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