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耙撈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章 表演式造車,隱形富豪煉成記,釘耙撈月,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價永遠漲的預期下,似乎一切都順理成章,一旦房價不再堅挺,這個邏輯將完全落空。

大恆是何時出現危機的?

外界普遍認為是2020年的那封求救信。大恆在求救信中懇請政府支援重大資產重組,稱現金流斷裂在即,如果引發交叉違約,將會產生金融系統性風險。

實際上,大恆的危機出現的更早。

2018年2月,大恆宣佈全國所有樓盤均價集體8.8折優惠促銷。之所以這麼急於降價,就是因為集團現金流吃緊,有媒體報道“大恆在銀行的授信幾乎用完,有些信託的額度也用完,需要快速回款才能保證現金流”。

其實,2017年國家就明確“房住不炒”,三令五申“去槓桿”。只不過當時只是宏觀層面施壓,並沒有在微觀層面動真格,一家家去盯盤。

不過,春江水暖鴨先知。

沉浸房地產20多年的徐老闆,則早早嗅到味道不對。

據說,有領導在一次會議上,直接問徐老闆,有人反映大恆集團資產負債率偏高等三高問題,徐老闆坦率承認,承諾回來後及時整改,不過,其轉眼就將金東的200億笑納,進一步推升了公司的槓桿。

2018年,外表光鮮的徐老闆,自知被資產負債表綁架的大恆現金流緊張,迫切需要找到一個能夠承接地產資本體量的新產業,透過運作獲得資金為地產輸血。這種背景下,他盯上了新能源汽車。

於是,徐老闆開始展開一系列的神操作。

在相關動員會上,徐老闆聲稱,將至少投入1000億造車,並慷慨激昂第宣佈:買買買!大大大!快快快!

不過,這都是劉備摔阿斗——做樣子給人看。

令很多人莫名其妙的是:其首選合作物件,不是3家造車新勢力,而是遠走美國的賈會計。徐老闆為何要選擇這樣一個聲名狼藉的人合作?

不少人疑惑,如果只是看好新能源,徐老闆大可以幾百億投資新能源汽車,無論是特斯拉、比亞迪還是造車三劍客,這都是十倍的大牛股,為什麼放棄投資這些現成的企業,偏偏要自己造車?

如果使勁往裡面砸錢就能做成新能源汽車,那其他不差錢的網際網路巨頭早就成功了,根本輪不到徐老闆,這些他不知道嗎?

實際上,大恆汽車造車是假,圈錢是真。

造車“幌子”背後是什麼,大恆的高層們比誰都清楚,大恆汽車就是徐老闆放出的一枚資本衛星,他並不是真的看中這些行業的機會,而是看中這些投資背後的融資功能,與大恆財富、大恆物業一樣,大恆汽車的主要功能也是為地產板塊輸送資金。

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徐老闆剛開始造車就要先找上“前科累累”的賈會計,而不是去投資更成熟的車企。大恆想借助賈會計旗下的FF汽車,借殼上市,以進一步擴大資金規模。

當時,賈會計的FF汽車正深陷資金困境,且有了一定的技術積累,是非常合適的收購標的。奈何老賈也不傻,看清老徐的真實意圖後,並不甘心將公司拱手讓人,合作就此破裂,兩人鬧上了法庭。

不過,大恆也並非毫無收穫,雖然兩人分道揚鑣,但在與老賈的口水戰中,大恆健康(後來更名為大恆汽車)的市值從398億港元上漲到了1206億港元,超過投資FF資金的12倍。

與賈會計分道揚鑣後,大恆繼續走自己的造車路。

房地產開發商造車,毫無基礎和經驗,怎麼辦?

徐老闆祭出了簡單粗暴的15字箴言——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買買買,把能買的核心技術、能買的企業,都給它買了。買不來的技術就要‘合合合’,目標是‘大大大’和‘好好好’——造車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年代文女配被讀心後,成了團寵

時三么么

選擇震震果實,當天全國熱搜第一

月光溫柔纏綿

四合院:別惹我,誰惹廢誰

蕭愈

辦公室情事:我和美女上司

西廂少年

覺醒緬北

秦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