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天雷勾動地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道德經全文及譯文,從難民到仙尊,簽到就能變強,天雷勾動地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譯文:可以用言語描述的道,就不是恆久不變的道;可以叫得出的名,就不是恆久不變的名。有了空間,才開始呈現出天地;有了根源,才開始孕育萬物。
所以,如果一個人經常保持寧靜無慾的心態,就可以深入觀察到天地萬物的微妙之處;如果常存慾望,就只能看到天地萬物表層的東西。空間與物質同時出現而有不同的稱謂,它們都很神秘。那神秘又深遠的極處,便是產生天地萬物之所在。
第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弗辭,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譯文:
如果世間的人都認為自己能分辨什麼是美的東西,不是好事;都以為自己能分辨什麼是善的東西,也不是好事。這些都是從自我好惡出發去界定美醜善惡,就會製造出很多衝突!有和無相對比而生,難和易相對比而成。長和短相對比才形成,高和下,音和聲,前和後也都是因對比才形成這些概念。
所以聖人就是順天之道而為,以身作則。效法道化育萬物,做利益一切眾生之事,從不推辭;孕育了萬物而不佔為己有,幫助了萬物而心中沒有任何傲慢;做了許多積功累德之事,卻從不居功。正因為不居功,所以其積累的功德就不會消失,受益的眾生會永遠銘記在心。如果有自誇居功之心,其功德就會很快地抵消掉。
第三章
原文: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譯文:
不刻意推崇賢者,使百姓不去爭邀功名;不特意抬高稀有貴重物品價值,使百姓不起盜賊之心奪利;不常呈現那些引起貪心私慾的事物,使百姓思想不被迷亂。
因此聖人治國的辦法是:使百姓虛心學習常懷感恩之心,讓百姓溫飽安居樂業;減弱百姓爭名奪利的志向,增強老百姓的體質。要常引領百姓返璞歸真,不要學那些世智辯聰、喜好耍心機的人,沒有欺詐之心,沒有爭名奪利的貪慾;使那些所謂的那些“智”者不敢胡作非為。用道法自然、循道而為,那麼沒有不能治理的事情!
第四章
原文: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譯文:
道,虛而不滿,裡面所蘊涵的內容和運用的領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道博大淵深,看起來好像是萬物萬有的總源頭。
透過不斷打磨鋒銳突出部分,解讀分析意見分歧部分;融合各方光輝閃亮部分,就會形成共同觀點,與萬物同蹤跡。
多麼清澈呀,似乎存在一樣。我不知道什麼時候生出道、演化出道,不知道如何傳下來的,只知道它出現在天帝之前。
第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譯文:
天地不講仁慈不仁慈,對待萬物如同對待草扎的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不講仁慈不仁慈,對待百姓如同對待草紮成的狗一樣,任憑人們自作自息。
天地之間,不正像一個大風箱嗎?它空虛飄渺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