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1頁,穿到古代搞基建,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夏國這邊,蕭瑾也聽說了從齊國傳回來風聲。
他叫來馮陳二人,問他們接下來要怎麼做。
馮慨之很是自信:&ldo;賺錢這種事情怎麼能製得住呢?只要賺到手的錢足夠多,便能讓更多的人鋌而走險。不過是一道聖旨罷了,刀又沒架在脖子上,這些人不會聽的,聖上您不必擔心。&rdo;
事已至此,蕭瑾只能選擇相信他這句話。
不過,看齊國臉皮厚成這樣,蕭瑾對他們當初取消關稅的約定開始擔憂起來。這回他們直接幹預民間的交易,未來便極有可能把關稅這件事情給賴過去。
別說,齊國人還真有這麼厚的臉皮!斷不能小瞧了他們!
蕭瑾同陳疏才道:&ldo;朕瞧著齊國市場雖大,但也不能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子裡頭,你多費心,看看能不能有什麼別的賺錢法子?朕聽說夏國那邊的商人還會將瓷器運往高句麗,咱們的商人在那兒可有生意?&rdo;
陳疏才搖了搖頭:&ldo;高句麗離咱們這太遠了,販賣的話不太方便。&rdo;
蕭瑾覺得,這不方便應該還是交通工具的不方便。夏國的海船太少了,幾乎等同於沒有。以後若是想開闢海外貿易,估計也有的折騰。
倘若他們也能大規模地製作海船就好了。海上那一片地方可是寬廣的緊,不知藏了多少寶貝。
不過這個也就只幻想一下,以目前夏國的情況,造什麼海川那是不切實際的。
蕭瑾也知道以他自己的能耐肯定想不出什麼好對策,於是將這皮球提給了陳疏才跟馮慨之:&ldo;此事便交給你們了,等想好了法子再與朕說。齊國那邊還得繼續與他們做生意,若是銀子不夠的話,朕那還有不少,只管拿出去用就是了。&rdo;
&ldo;自是不必的,哪裡能用您的私庫?&rdo;陳疏才可不好意思拿蕭瑾的錢,只說現在的銀子夠用。
確實夠用,因為市舶司每日都在賺銀子。賺來的銀子,陳疏才又送回了齊國換銅錢,如此彷彿迴圈,他們也沒怎麼虧。
他們沒有虧,可齊國商人卻賺翻了。
這段時間,齊國商人為了賺錢可真是無所不用其極。至於朝廷那一道聖旨,對他們來說形同虛設。他們花的是自己的銅錢,賺的是夏國的銀子,幹朝廷什麼事?
明面上,大家還是會聽幾句話,但是私底下卻不知偷偷運了多少銅錢去夏國。齊國靠近夏國的幾個城,其守衛都已經被重金買下了,斷不會因為這件事就告發他們。
商賈富得流油,可齊國所能用到的銅錢也就越來越少了。
一開始,齊國人並沒有太在意,直到後來,市面上能用的錢越來越少,一文錢花出去之後再難進帳。不管是賣糧食還是打短工,最後結的帳竟然大多都是用碎銀子來結的。這營子看著比錢貴,可他們總不能用碎銀子來買一文錢一個的饅頭吧?豈不是太浪費了?
對於大部分的百姓來說,銀子遠沒有銅錢好使。
百姓們每日都會親自數一數家裡僅剩的那些被擦的錚亮的銅錢,心裡計算著這一日的花費,越算越覺得絕望。
若是這些錢用完了的話,他們到哪兒去換呢?
銅錢少了,只會帶來越來越多的問題。若是朝廷不能迅速解決,只怕民間還會更加不安定。
齊皇也知道了商賈那些損公利私的行為屢禁不止,為了立威,抓住了幾個刺頭,狠狠地懲治了一頓,可惜收效甚微。
方丞相見此不休地搖頭。
他們對上夏國,從來就沒有贏過。從前贏不了,這次更不用說了。夏國人其實很少會使什麼陰謀詭計,他們用的招數就譬如這回一樣,根本不用使陰謀詭計,都會有齊國人自願鑽套,這才是最讓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