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0頁,穿到古代搞基建,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開始那段時間,齊國的商人都高興的瘋了。
他們覺得不是夏國人腦子壞掉了,就是燕國人腦子壞掉了,又或者他們兩國的人腦子都壞掉了。
可有錢不賺是傻子!誰知道下回還有沒有這樣的生意呢,為了賺的更多的錢,齊國流入夏國的銅錢便一日高過一日。
齊國的商人大多短視,根本想不了那麼多,因為他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圈錢。
可圈著圈著,他們忽然發現:問題似乎有些不對。
難道是他們太敏感了嗎?
還真不是,這一切也都是他們的功勞。
等到齊皇隱約聽說京城民間交易許多人不帶銅錢、沒有銅錢的時候,已經嚴重影響到工商的時候,他一度感覺這世道亂了套。
荒謬,簡直是太荒謬了。
齊皇想不通,為什麼他們齊國鑄造了那麼多錢,到頭來京城竟然還會缺錢,他們的錢到底跑哪兒去了,難不成還能被別人吞了不成?!
齊皇一把拍在案上:&ldo;查,務必給朕查的明明白白!&rdo;
寧尚書右眼止不住地跳,這令人印象深刻的無力感,該不會……又是夏國惹出來的吧!?
作者有話說:
蕭瑾:沒錯又是我們夏國,怎麼樣,意不意外,開不開心?
第112章 紙幣 ◇
◎為什麼不用紙幣呢◎
寧尚書只是有一股不詳的預感, 後來,他的預感成真了。
這件事就是夏國做的!
雖然表面上看是夏國的那些商人做的,但是這背後究竟是誰指使的, 不言而喻。更加寧尚書沒有想到的是, 燕國竟然也摻和了一腳,以前怎麼沒發現燕國跟夏國這麼親近呢。夏國做什麼他都得學一招,應聲蟲嗎?!
寧尚書都如此惱火, 更別提是在齊皇了。
齊皇又沒忍住破口大罵,一國之君的風度早已經被他拋到腦後了。只要跟夏國扯上關係的事兒, 便很難讓人不爆粗口。
另有一點,齊皇怎麼都沒想通:&ldo;他們是錢多了沒處花還是怎麼的,拿著白銀去換咱們的銅錢, 蠢不蠢?&rdo;
方丞相道:&ldo;白銀雖說比銅錢貴,但是民間用的最多的還是銅錢。&rdo;
銅錢比之白銀, 可要重要多了。再說,白銀除了大宗貨物買賣,別的也用不上。用處到底小了些,且還有許多人只認同銅錢。
齊皇卻道:&ldo;可他們費這番心思, 卻也什麼都沒賺, 圖什麼?總不可能圖錢吧。&rdo;
&ldo;興許……他們本來就沒想著掙錢呢?&rdo;方丞相反問道。
齊皇怔住。
方丞相語氣沉重:&ldo;原先林將軍的事, 只怕夏國那群人早就已經打聽清楚了。夏國君臣都是睚眥必報的,眼睛裡容不得沙子, 您派人將蕭瑾劫了出去, 他們自然懷恨在心, 寧願賠錢也要讓齊國不得安寧。此番, 怕就是夏國那群人精心算計的結果了。&rdo;
他們根本沒想著賺錢, 只是為了給他們添堵。
方丞相是這裡唯一看的清楚的人。也正因為看明白, 他才更加頭疼。夏國如今根本不像是能跟他們好生相處的,這回鬧出的這樁事,顯然是報上次之仇。
他憂心忡忡:&ldo;一個夏國不可怕,倘若再加上個燕國,咱們就實在無力招架了。&rdo;
齊皇想起來自己還有一個盟友,他並不是孤立無援:&ldo;不是還有蜀國嗎?&rdo;
&ldo;蜀國那位平陽縣主公然造反,蜀國國君現如今已經焦頭爛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