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益無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5章 捐增書冊,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無益無益,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學宮的建設,是蜀國邁向新時代的又一重大舉措!是張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融匯古今之後,又和現階段頂尖政治家們一起,綜合了當今時代的特性,所建立並且實施起來的一項政策。

這亦是在封建社會中一次大膽的嘗試,和科舉制度一樣,都是可以利好千秋萬代的舉措。當然,其是否真的最終能夠成功並且堅持下去,發揚光大,說實話,誰也不敢打包票。

不過,張富有信心,他能讓這些利好的舉措堅持施行下去,並且一定會取得成功!

其實在當今這個時代,想推出這個措施受眾群體還是挺多的。

首先,平民階層以及貧農階層就不用多說了,他們是學宮制度最大的受益者,因為一般的平民百姓尋常是沒機會看書學習的,也就沒有資格去參加考試的,學宮的出現,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和曙光。現在,他們這批人自然是所有人都歡呼雀躍,拍手叫好呢。

然後呢,大家族子弟,當地豪紳,整個家族在當地都排得上號的那些世族就比較不屑甚至於生氣了。因為正常來說,他們這些家族的子弟是不需要考試,完全可以憑藉父輩的力量,輕輕鬆鬆給子弟安排更好的官職。

現在,學宮——科舉這一套流程下來,真正觸動的是他們的蛋糕,觸碰了他們的利益,他們自然是氣不過!

當然,這批大家族的人員畢竟佔少數,遠遠沒有平民百姓的人數基數大。而除了這兩個極端的人群之外,其實還有第三種人群,他們就是小家族子弟,也就是現在常說的小康——小資的家庭。

這些家庭都是家族內某個人在機緣巧合之下,飛黃騰達了,但是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沒辦法讓自己家族變成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的大家族。他們的財力物力,可以支援後輩們無憂無慮的學習讀書,甚至也可以打點一下,讓後輩們在小地方做個小官。

但是,也僅此而已了,後輩們想要跟進一步,就算是去到郡裡當一個太守幕僚什麼的,都有些難。所以,這一些人的內心裡,對於學宮——科舉,也是大力支援的!

就像後世很經典的一句話“這個考試,可能是你此生僅有和有錢人、富二代、官二代拉近距離的一次機會!”與其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活在底層,誰不願意去搏一搏呢?對於貧農是這樣,對於普通人也是這樣!

當然,大家族裡還是有許多開明人士的,也並不是所有大家族的人都是斤斤計較、自私自利、道德敗壞的人(他們為自己子孫考慮是人之常情,並不是過錯!)這就讓一些家族中有一些開明之士,也包括他們比較開明的後代們。

就比如有不少像秦宓、王甫這種的,想要證明自己的實力,證明自己不是隻靠父輩的紈絝子弟,選擇來學宮進修,然後靠著自己的努力參加科舉的有志青年……

綜上所述,支援這個政策的人還是佔據了絕大多數,這也是張富和張居正等人,有信心發展起來好這一重大改革舉措的根本原因!

回到正題,一座學宮的建造,宮殿有了,老師有了,僕人打雜的也都有了,糧食什麼的外在條件都有了。當然也少少不了最主要的書籍了,大型學宮對於書籍的需求是很多的,可能做不到一人一本吧(古代很多學子會進行抄書),最起碼要各式各樣的書籍都要儲備有。

說到置辦書籍的時候,就不得不提起張富的又一偉大操作了:他在半年前就提議,讓全國官吏每人捐至少一本書到荊州學宮,型別不限,數量不限,多多益善……

一本書,對於已經當上官吏的,就跟吃飯喝水一樣沒有任何壓力。你別管是一國丞相,還是某個犄角旮旯的小縣令,都不可能窮到拿不出一本書的!一本書的價值也不高,朝廷官吏最低俸祿也夠一年買不少書籍了,更何況,那個官吏家裡沒有些書籍啊?

這個叫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是曹操外孫

請叫我高原紅

伐清1658

摩納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