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橘一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頁,琬兒[重生],青橘一枚,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喬松揪著鬍子並不讓步,他索性湊到了蘇琬兒身邊來。此處是個人都能看出來,這部官修史書,得靠蘇琬兒來總體指揮協調才行,那個呂太尉只不過是個混資歷的。
蘇琬兒朝呂吉山瞟了瞟,見他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樣,心中嗤笑。她並不想在這種無傷大雅的小事上沖呂吉山逞威風,也不想奪了呂吉山的總指揮的名號。反過來,她需要圓滿完成呂太后交代的工作,她得維護呂吉山的尊嚴,她需要呂吉山信任自己,與自己共進退。
所以,蘇琬兒沖喬松頷首,微笑著說,「喬大人,琬兒看過大人們提交的書目清單與大人們各自草擬的史書大綱,基本也是可行的。只是琬兒發現此大綱並未提交所有參與編纂工作的編修們討論,雖說大人們負責各自板塊的工作,完全可以自行決定大綱的構成。但琬兒以為,編修們是操刀收集闡釋史籍的第一人,他們對大綱的理解完全可以直接影響到整部史書的完整性與合理性。所以,琬兒也正想與呂太尉商議商議,是否應該先讓編修們瀏覽一下大綱?有意見的,先提出自己的意見,可以各組別先分頭合議,能私下分頭解決的,則分頭解決,解決不了的,咱再集中開會商議……」
蘇琬兒側著頭,繞過喬松的肩膀看向書桌後兀自發呆的呂吉山,沖他投去詢問的目光,「太尉大人以為如何?」
呂吉山聽見自己的名字,猛然回魂,抬頭看見堂中三人皆期盼地望著自己,忙不迭地點頭回答,「好!甚好!就這麼定了吧!喬大人先召集你手下的編修們一起合議合議,三日後,咱們再一起集中商議。」
……
殿內只剩下呂吉山與蘇琬兒沉默相對了。
呂吉山深吸一口氣,直起身來就要抄著手,離開書桌往殿外走,被蘇琬兒開口喚住。
「呂太尉。」
蘇琬兒果斷地攔住了呂吉山的去路,她抬起頭,直直看進呂吉山的眼睛。
「太尉大人,你我都不是小孩子了,我想大人應該很清楚這部史書對於太后娘娘有何重要意義。大人若是想要把娘娘交辦的事情給辦得妥帖,那麼大人則務必要與琬兒精誠合作,否則,琬兒就向娘娘自請辭去這監修的工作,或是……」
蘇琬兒頓了頓,眨巴眨巴眼睛:
「請娘娘將大人您換掉?」
呂吉山垂首看向蘇琬兒,心中有些怔然。眼前的蘇琬兒嬌俏嫵媚,卻有一副深邃的眼神,穩篤,又自信。她的聲音似乎是冷漠疏離的,或許也是親切又友好的,可就是這種若即若離,又冰涼端方的態度讓呂吉山生出一種莫名的神聖的感覺……
「呂大人,琬兒只知道娘娘需要這部史書,而她正好安排了琬兒襄助呂大人。琬兒十分願意為了娘娘的希望拋棄我個人的所有喜好,只不知呂大人是何態度?」
蘇琬兒似乎天生自帶一種上位者的氣質,寬廣又醇厚。她與自己不是有仇嗎?可是她的聲音裡卻只有淡定與冷靜,在蘇琬兒眼裡,這裡似乎有且僅有呂太后安排下來的工作,她與呂吉山則是為了完成此次任務必須精誠合作的夥伴。
呂吉山絲毫未有注意到自己那原本惶恐不寧的心開始安定下來,他不再想是自己得罪了蘇琬兒,亦或蘇琬兒回擊自己的糊塗官司。他也直了直腰背,竟無比鄭重地沖蘇琬兒深深一揖:
「吉山,謝過侍中大人。」
今日蘇琬兒的表現讓呂吉山心服口服,雖然他早就知道蘇琬兒博學多才,但親眼見她談古論今,指點江山,呂吉山依舊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沒有進過學堂,他羨慕鴻儒,他需要有人教他。
「如喬大人所言,這著述分類,侍中大人有何高見?」
「喬大人保守,古來史書多墨守成規,不是不妥,而是彼時文化決定,毋需如此繁複的分類。此一時彼一時,如今這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