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薇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節,大唐探幽錄,八月薇妮,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候自個兒還不信呢,沒想到他們果然在這個地方找到了東西,阿弦,你又是怎麼知道的?”
阿弦把書冊翻開,擰眉掃了兩頁,喃喃問:“你真想知道?”
高建吐舌,竟果然不敢再打聽,只好奇道:“這到底是個什麼物件兒,你想用它做什麼?是要交給大人?”
阿弦看了兩頁,臉色冷煞,勉強定了定神:“你去了王家這一趟,不會空走,錢呢?”
高建見她連這個都猜著了,只好又把銀子取出來。
阿弦在手心掂量了一會兒,道:“我不是故意要訛這個,這次正有急用,等過了這件兒,我跟你去曹家,算是賠你的,如何?”
高建正略感肉疼,聞聽這話,才又喜出望外。
阿弦拿了銀子同書冊,便將桐縣老印的書鋪子瞧開,讓加急抄印百餘份出來。有錢能使鬼推磨,將到正午之時,已然完成的差不多了。
她又跟藥師菩薩廟的乞兒們相識,這些小孩子一呼百應,按照吩咐行事,滿城奔走吆喝,不到半個時辰,桐縣多半的人都知道了這宗“異聞”。
正是中午,酒館小二早又奉酒,又問可要吃飯。
高建見阿弦不答,也不敢擅自做主,只揮退了小二,又忐忑地問:“你答應我去料理曹家的事,可不要反悔?這幾天曹管家催我催的急,我一直都躲著他不敢見呢。”
兩人出了酒館,沿路而行,順風一陣香氣飄來,高建早就聞到了,不由笑說:“放著好端端地館子不去吃,一定要照應你家裡的。”
阿弦道:“你不愛在這裡,回去吃館子就是了。”
高建忙拍馬屁:“哪裡話,我恨不得來朱伯這裡吃呢,比量著咱們桐縣,也再沒有人做的麵湯菜糊能比大魚大肉更好吃的,咱們朱伯的手藝,比那什麼御廚只怕還高明呢。”
阿弦笑說:“你這閉眼吹捧的本事,也是全城最高明的。”
然而說笑歸說笑,老朱頭的手藝卻的確非同一般,明明是再簡單不過的時下菜蔬穀米,放在他手裡,都會做出不同的味道,他最常做的無非是幾樣,胡麻粥,菜米粥,面片湯。
譬如這簡陋的面片湯,不過是些常見的冬莧,白菘,海帶等物,在他的調理下,卻有一種出人意料難以形容的鮮甜美味,微辣香滑。有貪腹的一次能吃三大海碗,尤其是在這樣寒意料峭的初春,熱熱地吃上一碗,似乎能把骨子裡的寒氣都給搪幹揮退了。且一碗不過兩文錢,委實經濟實惠。
故而雖然老朱頭的食攤臨街立著,四壁透風,每天卻仍有許多食客光臨,風雨無阻,甚至還有些大戶人家的老爺太太們,偷偷地遣小廝拿了錢出來買一碗過癮。
所以高建這其實也並非是吹捧而已。
食攤上已經有了三四個客人,兩人撿了位子坐定,老朱頭忙端了兩碗菜粥上來,特給阿弦又加了個荷包蛋,高建羨慕地看著:“伯伯,給我也加一個,我多給錢就是了。”
老朱頭笑說:“你不是不知道這年荒,一天就只能備一個給阿弦吃,多少錢也買不到再多的。”
高建道:“知道您最疼阿弦了。”忽然掃了一眼阿弦,道:“不過阿弦也是該多吃些好的,如何總是不長個子。”
阿弦只是低頭吃飯。高建眼珠一轉:“對了伯伯,我聽說城外五陽莊,有人養了好些鴨,每天的鴨蛋足也有百多。”
老朱頭道:“這話不假,只是都給軍屯裡的大人和城裡的老爺們家裡直接採買去了,我們又哪裡知道蛋花是什麼味兒呢。”
兩人吃了中飯,高建掏了幾文錢:“伯伯,什麼時候做些蒸油餅,我饞的很。”又對阿弦道:“要幾時去曹家?”
老朱頭收了錢:“等做了讓阿弦捎給你。”又叮囑阿弦:“留神當差,別往些沒有人的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