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琴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6章 離開傳說生活,命運的軌跡之守護者,東林琴音,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983 關於“天”的那些事兒
-m醫院1701病房-
3月23日
21:49 pm
我們的傳統思想也敬重天,但那個天的概念沒有特別被明確,這個和中國其他方面的做法如出一轍。什麼是中國古時候所認識的天,你現在無從知道,只能靠猜。
這是一個基本靠猜就能生存的地方,或許這對文化稀缺的人來說,是一個好訊息。
詩經裡面就有很多說法,天命,天子……也就是說,我們的古典思想中早就產生了“天”這樣的概念。證據就在《詩經》中,作為中國先秦大成的一部詩歌總集,裡面大量的祭祀的詩歌都可能是對天的敬拜語言,有人認為這天壇在內的早期祭祀的物件是上帝,原因有二,一是天壇的祭壇那裡沒有偶像,而耶和華是忌邪的神,這符合;二是從先民流轉軌跡上很有可能,因為在聖經中也有記錄人們從巴別塔分開之後,有一波人往東走了。至於到底是不是,並不能下定論,因為楊徉他也不是專門研究歷史的人。他認為,這十分可能。因為在詩經早期的關於天的記述和後來文學作品中的記述,其含義發生改變了。但最早期的詩經中,也有很多把自然界的事物當做神靈去祭拜的行為,這不作品其實也有很多不可取的地方。但不失為一部很好考察早期人們思想的佐證。
先民那時的科技幾乎沒有,農業也是落後,所以基本上都是原始狀態。他們的認識都是基於自己的理解,因為那時候他們是否有信仰,現在我們是不確切知道的。
“天”,很高,很大,很神秘,在他們的眼中,就像是那種自始至終都存在的主宰力量,除了這是一種對於天空的神秘現象所產生的自我合理性解釋以外,不能否認這是早期“一神論”的直接證據,天是先民所敬重的,也是所畏懼的。人們說自己是天產生的,生命是天賜給的,而且也說人民中的領導者是天的驕子,可見,在先民眼中天是一個非常神聖的存在。但是到了後來,憑空多出來許多個皇帝,天地,帝……也就混亂了起來。
“天”有能力,“天”有主體,“天”生萬民,“天”掌控萬物,“天”有自己的想法,因為人們經常在詩歌中表達出來對“天”的一些做法的不解甚至是質疑。其實,“天”人關係紛繁複雜,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在不斷的變化發展。到了詩經的那個時代,楊徉認為就已經很走樣兒了,詩經中非常有名的一句是“天之生我,我辰安在”,這表達了人們凡是都想以自己的思想為主的自我意識。
這是一種早期的“自我合理化”,按照自己的理解來分辨什麼是合理的,如何才能合理,而不是按照應有的。這也是早期自我膨脹的萌芽。
我們在理解和copy很多做法時,都存在著片面的現象,斷章取義的拿來主義,很容易走歪路,比如說西方的自信,並不是自我膨脹,是建立在敬畏上帝的基礎上的。我們把基礎拿掉,直接把後面的成果取過來直接用,這樣能學到精髓嗎?所以無論如何,不將基礎建立起來,所有樣學樣的東西不過都是空中樓閣,我們和他們的隔閡永遠不能打破、因為基礎不同。人們的意識開始所謂的“覺醒”,楊徉認為更可以描述為“輕微的自私化”,有這種傾向的時候必須要有管束者才能不至於自高自大,但是在這點上我們和西方的理解又出現了偏差,自我的意識在我們看來就是慢慢的為了自己,全靠自己,唯有自己,最後只要自己受益就可以。如果這樣發展就糟了。
我們的先民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逐漸對曾經所依靠的那個“模糊的天”產生了怨恨,從而自己創造出其他的存在物以取代他,期待那些存在物可以像交易所“一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這種意識在逐漸的“膨脹”,從起初的不滿,到後來的“覺醒”,再到後來的“傲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